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43656
大小:7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7
《杨明斋《评中西文化观》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杨明斋《评中西文化观》探析【摘要】杨明斋是一位多冇贡献而又鲜为人知的党史人物,其《评中西文化观》一书是在东西文化论战中对复古思潮的有力回击,是中国共产党参与文化论战的文本证明,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我们能够从《评中西文化观》中得出几点启示: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丿力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和研究文化问题;文化中的民族特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要推动社会进步,必须要解放思想,防止思想僵化;耍在反思中树立正确的中西文化观。【关键词】杨明斋;《评中西文化观》;背景及内容;历史地位;当代启示杨明斋(1882—1938)
2、,名好德,山东省平度县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杨明斋加入布尔什维克党,秘密为党工作。1920年前,苏共党组织保送他到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随后,被派到海参歲,以华侨负责人的身份为党工作。1920年初,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海参威支部以共产国际工作组名义到中国活动。该小组负责人是维经斯基,杨明斋担任小组的翻译和向导。他是共产国际最早派到屮国帮助建党的工作组成员,是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者之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无产阶级的通讯社——中俄通讯社,成立学习外语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外国语学社,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个新型
3、工会组织——上海机器工会,是最早出席共产国际代表大会的中国共产党人之一。总之,杨明斋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及在培养党的初级骨干力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杨明斋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组织干部基础,而且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肚了思想理论基础,其典型代表作是《评中西文化观》一书。一、《评中西文化观》的写作背景杨明斋写作《评中西文化观》一书的大背景是当时的东西文化论战。东西文化论战始于1915年,是五四运动前后关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特点、性质及相互关系问题的思想学术论争。近代西方文明的输入,引起屮国社会、尤其是思想学术
4、界的强烈震荡。如何看待西方文化,进而又当如何看待自身文化,成为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五四”前后延续10余年的这场思想大论战,就是对这一问题的直接反映。东西方文化论战,依时间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15-1919年为第一阶段。五四运动前夕,由于新文化运动刚刚兴起,当时关于东西文化的争论,基本上是延续前人的问题展开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比较东西文化优劣方面,罗列各种现象,从而引屮出东西文明的异同。1919〜1921年为笫二阶段。东西文化能否调和是这一时期争论的焦点。由比较东西文化的差异发展为如何处理东西文化间的关系,进而东西文化之争
5、又转化为新的文化问题之争,讨论两者关系引申为辩论新I口文化的能否融合。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人钊、蔡元培、张东茹、章士钊等。1921〜1927年为第三阶段。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与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相继发表,东西文化之争进入一个新高潮。虽然从表面看这一时期争论重点重新又冋到东西文化优劣比较的老问题上,但是论战的深度已大大前进了一步,涉及面也大大超过了从前,并且开始关注东西文化如何结合的实践问题。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梁漱溟、冯友兰、张东茹、胡适、瞿秋白、郭沫若等人。在这场论战中,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刚
6、刚获得的唯物史观提出了许多见解,而杨明斋就是其中不可不提的一位。杨明斋在上海党内讲授马克思主义时,意识到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复古主义思潮。这股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梁漱溟、梁启超和章士钊等。梁漱溟在他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8月出版)的讲演录屮,打着倡导东方文化的旗帜,抵制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西方文化。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则提出孔孟Z道已包涵了社会主义,没有必要学习西方的社会主义学说。章士钊的《农国辩》,从经济上鼓吹“农村立国主义”,企图证明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二、《评屮西文化观》的主要
7、内容杨明斋从1921年至1924年,用了很大精力,参与东西文化论战,于1924年出版《评中西文化观》一书,全书十余万字,批判了“东方文化派”梁漱溟、梁启超、章士钊的复古倒退思想。这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武器,一评梁漱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二评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三评章士钊的《农国辩》,最后以“总解释”结束。它系统地彻底地批判了东方文化派“梁梁章”的观点,论证了中国必须打破闭关自守,吸收马克思主义学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获得新生的道理。首先,杨明斋在评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时,着重批判了其“意欲决定”的唯心主
8、义文化观,主张用唯物史观来分析文化。梁漱溟认为,生活的根本在意欲,而文化不过是生活之样法。那么,文化之所以不同,由于意欲之所向不同。杨明斋指出,人类的意欲并不是人类生活的根本,更不是产生文化的本因。人类生活的根本,原来是那些养生的物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