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41448
大小: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树立高效课堂理念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树立高效课堂理念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河北民族师院附中王敬龙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在教育领域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如何捉高课堂效率,实施冇效教学,又成为摆在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下面笔者就自己近二十年的工作经历谈一谈对这一课题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西南大学张庆林教授在《高效率教学》一书中提出,教学效率二(学生学到的有用知识+学生形成的能力+学生养成的良好非智力因素)一(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学生的脑力负担)。这个公式从根本上为我们指明了如何捉高教学效率的方向,因为如果分子不变,分母越大,效率越低,分母越小,效率越高;如果分母不变,
2、分子越大,效率越高,分子越小,效率越低。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只有加强对教学时间的科学控制,注重学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索的培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才能真止的提高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工作后,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冇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教师组织高效率的课堂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有效教学,更好地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取得进步。提高课堂效率是为有效教学服务的,它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需途径。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整体的关系。树立高效课堂,实施冇效教学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只冇树立了这样的理念,才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真
3、正地把学牛的利益和教师的利益做到有机的结合,既让学生吃饱、吃好,教师也不至于太辛苦、太疲惫,不至于学生和教师都深陷于题海之中。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提高课堂效率,进行冇效教学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充分备课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历史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绝伦、让人叹为观止的公开课,课后有老师问他花了多长吋间备这节课,这位老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15分钟……。”我想,只有每一位老师都像这位老师那样:每节课都备一辈子,才能真正做到用心备课,才能从心里去重视备课这个环节。要想真正的备
4、好一节课,应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既能提高备课效率,还能发挥集体的智慧,事半功倍。此外在备课过程中,个人备课应在集体备课Z丽,只有个人充分的备好每一节课,才能在集体备课中积极发言,查漏补缺。否则大家商讨出来的教案,都千篇一律,会失去个人教洋特色的。个人备课有三种方式,即隐性备课、换位备课、多次备课。隐性备课是相对显性备课而言的,显性备课是指写教案,而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屈于隐性备课。有人说最好的隐性备课就是阅读。著名的肖川教授曾说「'一线教师谋求专业成长最重耍的途径就是读书。”可见阅读对于教师备课及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平时我们不仅要读
5、学科类教学书籍,还要读普适类教育书籍,更要读综合类的“编外闲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陶冶情感,开阔视野,启辿思想,厚实底蕴,丰富知识储备,才能收获关于教育的高度、广度、深度和浓度,才能成为备课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才能使每一堂课都能做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备课要备学生这是所有名师的共识,换位备课说的就是这一点。所谓换位备课就是为学生着想,关注学生的兴趣,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茅异,并根据其特点确定适当的学习方案。特级教师邓彤说过:理想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现状为起点,同时以学生的发展为终点。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案,将是最有价值、最科学的方案为。这也正是我们教师换位
6、备课的目的所在。多次备课是独立钻研教材备课一次,查阅资料后备课一次,集体备课后再备课一次,上课之后再备课一次。虽然很复杂,但相信老师如能尝试-下,一定会受益匪浅。认真上课不同类型的课冇不同的上法,比如新授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等等。下面就以物理复习课为例简单谈一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做到有效教学的。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老师上复习课时的思路是先复述基础知识,再讲几道例题,随之大量练习,殊不知这样往往会忽略了教材的作用。笔者在最初的复习过程中也曾经这样做过,但老觉得太过俗套。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独创了“四步看(读)书法”,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只冇重视了教材,才能掌握复习的方向
7、,才能将教材挖掘到一定的深度。经过儿年的实践,收效明显,不但学生的成绩在每次考试屮名列前茅,而且这利吩法在培养学生自学和复习能力方面也有十分大的帮助。“四步看(读)书法”是以教材、课本为载体,充分发挥教材在复习课中的主耍作用。第一步:看课本上的黑体字,这一类内容往往是某一章或某一节的知识要领或提纲。这一部分看懂了,也就了解了知识的脉络,就会形成知识的骨架。第二步:看课本上的插图,这些插图大半部分是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的部分,根据所学知识能解释插图,做到知识与实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