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画的雄辩

浅论中国画的雄辩

ID:46738097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中国画的雄辩_第1页
浅论中国画的雄辩_第2页
浅论中国画的雄辩_第3页
浅论中国画的雄辩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中国画的雄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中国画的雄辩摘要:在老子看来,屮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是崇尚屮和的审美理想,空灵的审美境界,传神的审美创造和崇尚“乐”与“线”的审美意味。所以中国画画面是追求意境的,讲究感觉的,发于笔端走于线条的。线条也就成为寄情承志的载体。它不仅仅有了表象属性,还有喻理属性。关键词:屮国画;线条;“意”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34-01线条,是艺术形式中最为直接和单纯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线条则是中国画的灵魂。从阴山石刻到阿尔塔米拉洞,始祖无论是出于巫术祈福还是记录生活的目的所作的石刻,无一例外的都是以线条为主要手

2、段。史前壁多作于岩壁,刀磬斧刻,便于使用阴刻,不利于大面积凹凸面的展示。即使后来出现翎毛工具和矿物质原料及平涂表现块面的手法,但在釆集社会和原始农耕时代,温饱问题远胜于他。史前人类的所谓“艺术”并不是以探索物象表现形式为主,而是图腾艺术的附属品。①所以从宏观角度上来说,线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表现手法。但线条为何在中国画中得以保留和发展,在西方却往光影块面等形式意味较强的方向前进,这涉及到中西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哲学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古老的中国大陆,小农经济模式带给先祖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艺术成为表现心之所向,指向天意的方式,越抽象越精简被认为

3、越接近于天意。而线条,成为了抽象化的所指。山川连绵,自然界物象的轮廓线相互穿插交织,色彩则偏向素雅明净。例如:元代大师黄公望百尺长卷《富春山居图》,就是一种线性表达方式,画面笔墨简练宁静致远,线条的皴擦表现阴阳向背。采用不同于西方焦点透视法的散点透视,给人以随步换景之感。西方最早的架上绘画是埃及棺面彩绘,需以水为媒介调和浓厚的颜料才能在暗色质地材料上表现岀画面,为使之醒FI,大面积色调的铺展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线成为界定形体轮廓的辅助性工具。为克服掉色的难题西方人开始探索以蜂蜜和蛋清凝胶,同时发展它的配套工具:短毛硬质棕笔和刮刀。这两种材料都不适合于表现细密的线条。相对而言中

4、国画的线是饱含独立美感和情感色彩。一、以形写意和气韵生动屮国哲学深受老庄“道”的指引,讲究“天人合一”,这是屮华美学的基础,也是审美发生的路径。老子强调了最高的美是“道”,而这是耍通过“道法口然,中得心源”的手段获取的,所以在艺术表现中,经过画家内化,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这也就是中国画追求“意”的思想來源To由此老了指出审美发牛的心理前提是“虚静”;这也就是为什么屮国画的画面,特别是山水画极力提倡淡泊致远的画外之境,而非追逐光感色彩,在表现上更加朴实无华,简约概插。审美发端的心理活动是“感兴”,审美深入时的心理活动是“妙悟”②;此二者要求作画者不可一味摹像,还需施以精神,也

5、使得走笔间的提运顿挫,干湿浓淡來得主观。审美心理的最高体验是“物我两忘”。对于中国画不追求形似追求神似而言,画面呈现的就将是一种值得用心走进画面去感受的冲击。梁楷的“减笔画”所作醉翁跃然纸上,八人山人的禿鹫冷眼看世人,无不是寥寥数笔,趣味横生。山此可见,中国画的线条是有内容的,是活生生的,能传情达意的。二、骨法用笔与书画同源潘天寿先生曾经说过:“吾国绘画,以笔线为间架,故以线为骨,骨顺有骨气。骨气者,骨之质也,以此为表达对象内在生活力之基础中国画的线和字有不可切割的裙带关系。元赵孟?指出“以书入画”。不同于西方汉字的是,汉字是一套独立的表义系统,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步步发展而

6、来的,在一定意义上保留有象形意味。最早的甲骨文亦书亦画,是以对物象的简单线刻来传达信息。也正是如此,才影响屮国画的表现形式至始至终都是以线条为主。以书入画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加强线条的力度感,书法中强调中锋用笔,演变至画中则有如“如锥画沙”“如屋漏横”的要求。国画中的线条发展也是伴随着书法演变进行的。从篆书的无粗细变化到隶书的蚕头燕尾到楷书的笔笔分明。线条从上古的纹样装饰性意味浓丿孚到屮古发展出“皴、擦、点、染、飞、白”等再到明清笔法自身的规范和组合。岀现了“吴带当风”“曹衣岀水”等多方大家,形成一套完整理论,追求笔不周而意周。这些都是线条为主导的中国画所特有的。当然,主导并不意

7、味着形式单一,中国画也有“没骨法”等画法,但是它们仍以一二线点睛之笔。在西方,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创伤后,画家转客观展现为诉求主体心灵的安息,借脱离于现实世界的纯粹的抽象的线、形与色来组织结构,它脱离客观世界的物象,是一种纯粹符号,强调的是个人存在价值。这与中国画中线条所蕴意的深刻社会、人文内涵有着一定区别。所以中国画中的线条是从繁杂的自然界中提炼出來的抽象的线,是具有思想的线,也当之为愧成为中国画的雄辩。注释:%1李泽厚《美的历程》第3页,关于艺术起源说木文不作论述。%1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卷笫三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