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画的笔墨节奏

浅论中国画的笔墨节奏

ID:35383385

大小:60.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4

浅论中国画的笔墨节奏_第1页
浅论中国画的笔墨节奏_第2页
浅论中国画的笔墨节奏_第3页
浅论中国画的笔墨节奏_第4页
浅论中国画的笔墨节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中国画的笔墨节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中国画的笔墨节奏浅论中国画的笔墨节奏〈b>—、绪论〈/b〉笔墨是中国画的工具,也是中国画用以造型的独特艺术语言,是中国画评判优劣的标准之一。因此,笔墨是外在、是形式、是体现、是升华。而节奏,从外而言是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艺术形式的具体体现;从内而言是人类精神的律动。节奏是任何艺术形式共通的研究命题。对画而言,节奏在笔墨中隐现流动,笔墨在节奏中“气韵生动”。〈b〉二、节奏的形式美感〈/b〉笔墨是两个概念,但“盖笔墨两者,相依则为用,相离则俱毁。”故而联系在一起论其节奏。笔墨节奏的形式美感来自一种形象性的表现,有着视觉上的效果。但这种美感同时也来自作者对韵律的把握。这种独特的韵律使画

2、中自然体现出一种动人的效果。就美感而言,既来自于好的形式,又来自于形式背后的内容。好的形式诱人深入,赏心悦目:大大小小、疏疏密密、起起落落的笔墨对比形成的节奏;中国画用笔特有的书法笔意形成的节奏,和笔墨所特有的浓淡干湿的变化形成的节奏……但这节奏不是内心的共鸣就只能作为一种人为的制作式的摆布,只为求得形式。而有内容的形式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画面自有的韵律,是画家恰到好处地运用技巧来表现自己的心境成为画境,并在笔墨屮产生共鸣,形成一种节奏。这节奏使得浓淡干湿经得起推敲,使得画尤为生动。好的形式是前提手段不是目的根本,不可本末倒置。有句话可以惊醒我们,法国苏弗尔说,艺术有两条路:大路艺术憾

3、人,小路艺术娱人。而可以憾人的是情,决不是怎样具体的形式,只是在绘画艺术中,情通过形式来表现,而情让形式成为千古绝画。就国画而言,谢赫“六法”中的第一法为“气韵生动”O就当下盛行的装饰画而言,其笔墨亦是追求趣味的,而不是一味地为了形式而形式。作为艺术性的绘画不仅要能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还要给人以精神的愉悦或思考。笔墨节奏的形式美感与曲面的内容是相得益彰的。历来的优秀画作,其笔墨必与思想在纸上共舞。为此,我想以以下例子來作进一步的说明:1、《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所作。北方山水画派的四大鼎足之一。明董其昌见画后叹到“宋画第一”;徐悲鸿称“中国所有Z宝,吾最倾倒者。”此画历经数代而魅力不减,魅力从何

4、而来?画面乂何以动人?对于笔墨的表现力,郭若虚评价为“枪笔俱均,人屋皆质。”吴冠中曾写过一篇文章《笔墨等于零》,其意思是说脱离了具体画面,不具表现力的笔墨等于零。笔墨只有表现了“质”与“气”,才有了意义与生命力,才达到“真”(“真”与纯真、精神、本质等有着内在的联系)。而“枪笔”是书法屮由蹲而斜向上急出的一种用笔方法,富于力度,可以很好地表现山石的质地和作者的精神面貌。但这只完成了“质”O对于“气”,“气”是指自然物的内在精神,是作者所感受到的。它在笔墨Z间形成节奏。诚如荆浩所言“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即是说:笔Z所至,即心Z所运,气Z所生;是说,画家应用心來统帅用笔以达到认识与表象的合

5、二为一。韵律,是情Z所生。仅就个人而言,它包括作者的性格修养、人生追求、个人经历等。就性格而言,《圣朝名画评》记“性温厚,有大度,故吋人目为范宽”,《画闻见图志》记:“以其性宽,故人呼为范宽也”o可见他的性格应当宽厚,画如其人,反映到画中,笔墨雄沉浑厚而无浮夸,营造的气势逼人而不是野景小趣,自是性格使然。就修养而言,山水始学李成、荆浩,米芾曾指出范宽师荆浩“山顶好作密林,山际作突兀大石”以及“气势雄杰、山峦正面折落,四面峻厚”这些即便在《溪》中也可看出一些端倪。就人牛:追求而言,范宽“好道”,即以老庄哲学为根本。道家崇尚口然,佛家关心生灵。基于这种追求他深入山川去“师物”“师诸心”,乂因为关心

6、生灵,画面才让人感觉贴切并富有生气,是蓬勃向上的。因而笔墨节奏富有了生命的张力。就个人经历而言,始学李、荆,后有所悟“于是舍其I口习,卜居于终南,太华岩隈林麓Z间”O终南、太华二山皆为关峡名山,其山峦形势之美和人文氛围都给范宽的艺术境界提供了生活基础。再加Z,终南峰高路险幽暗如夜,太华奇险雄伟。这些都可以从《溪》和他的其它画作中找到相似之处,这些感受都会被带进画面,通过画面传达给读者,宋人说范宽“善与山水传神”即来于此。人们在体味画面的形式美感吋,人们体味到的是形式带來的“神”态。如果说韵律是“气”,多受感性的影响;那么内容就是“质”,多受理性的影响。绘画需要激情,需要有想提笔的冲动,需要赤诚

7、的热爱,但绘画依然是讲道理的、是有很多道理可寻的。西方有人抨击中国绘画不科学,这是没有支撑的观点。中国人有着自己的写生方式,只不过不是像西方那样把人体比例等定的那样精确,甚或用尺子测量用格了定位,我们则有着另一种的严谨方式:《溪》中反复的皴法不是无规律的或是经过严谨的测量的,它是作者观察、感受总结出的表现方法。相对于西方数理光学的科学而言,中国人习惯目识心记,不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这并不等同于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