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其悲剧根源【文献综述】

关于《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其悲剧根源【文献综述】

ID:467326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6

关于《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其悲剧根源【文献综述】_第1页
关于《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其悲剧根源【文献综述】_第2页
关于《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其悲剧根源【文献综述】_第3页
关于《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其悲剧根源【文献综述】_第4页
关于《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其悲剧根源【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其悲剧根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关于《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其悲剧根源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的《围城》,以其辛辣的讽刺,精湛的文字,深刻的寓意,揭示了一群知识分子在社会历史的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人生困境和感情的困惑。作品中,作为男性陪衬的主要角色——女性,则更是不能忽视。《围城》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位女性,分别是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这些女性或接受了五四新思想的熏陶,或出过洋,受过欧风美雨的洗礼。在思想上,他们大胆,独立,用知识武装自己,丝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优秀于男性。然而,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时代的原因,她们始终没有逃出情感的围城。本文拟从论文所涉及的几个方面入手,以为论文的写作提供

2、参考。一.关于对围城中女性的评价钱钟书在序中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几本根性。”对于围城中女性的评价,有的学者持反面态度,批判围城中的几个女性,而有的则以一种宽容的眼光去审视。汤溢泽在《钱钟书<围城>批判》里提到:“《围城》是一部现当代史上调侃,咒骂女人的小说,《围城》展示了女性们灰暗的世袭领地及其工具,以人伦文化为本位的超稳定结构的中华文化和深受西方文明陶冶的钱钟书所面临的女人情景则与西方同中有异,那就是女人们不仅要在“窈窕淑女”“为人之妇”方位上拓展深,广度,而且随着西洋文化东渐,女人们

3、走出了家庭仅在城市中羞答答步入社会,即男女交往的概率较以前的中国有所增大但又落后于西方,是一种落伍似的时髦,《围城》即“嫁”,“刁钻”,“争吵”,“吃醋”,“偷情”和“做佣工”。[1]汤溢泽.钱钟书<围城>批判.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5页[2]李玲.现代文学中男作者笔下的女性.法制日报.2004年[3]黄振强.试论<围城>中的恶女形象.文学教育.2007.12[4]何晶.浅谈<围城>中的女性形象.文艺报.2006年[5]孙钦礼.围城悲剧的人生,喜剧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6]杨新生.<围城>中知识女性的现代思想意识及其悲剧根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7]孟乐,王

4、燕双.行走在围城边上.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3期[8]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94.55页[9]申明锐.浅谈<围城>中知识女性的形象.大语文学术论集.四川大学出版.2006[10]王永荣.爱情的坟墓——解读<围城>爱情哲理.时代文学.2006第5期[11]任彦楠.《围城》里的爱情东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丛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2]徐建华.浏览“人生边上”的风景———评《围城》中的现代知识者形象.理论界.2007[13]郭力.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命意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36页[14]张浩.书写与重塑——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

5、阐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15]申燕.对人性中悲剧意味的发现——围城主题的另一个层面.名作欣赏.2008[16]孙玉林.男性话语权下的女性知识分子婚姻苦剧.现代语文.2009[17]林瑞艳.悲剧之悲剧:管窥围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18]黄声波,刘年喜.论<围城>的悲剧意义.韶关学院学报2003李玲在《现代文学中男作者笔下的女性》中写道,在《围城》中,有两个围捕方鸿渐的女人,围捕成功的是孙柔嘉,围捕不成功的是苏文纨,这两个女人都属于恶女人。孙柔嘉“千方百计”、“费煞苦心”谋得方鸿渐这样一个丈夫的爱情追求,在赵辛楣的点评之下,罩上了一种阴险的气氛,让人不禁联想起狭邪小说

6、中妓女对嫖客的引诱、暗算。黄振强在《试论<围城>中的恶女形象》中指出,鲍小姐是“庸俗粗鄙的性解放者”,孙柔嘉是“工于心计的阴谋家”,苏文纨是“虚荣自私的恶毒女”。何晶在《浅谈<围城>中的女性形象》时说,围城把“有心事”的主动型女性妖魔化,使她们在男性视野审成为不可理喻、带着危险性的异类,显得可怖可恨。孙钦礼在《围城悲剧的人生,喜剧的艺术》曾经说道:“《围城》中的男性固然是些粗鄙不洁的俗物,但钱钟书笔下的女性也缺少灵秀钟慧的可爱,她们目光短浅却自作聪明,精神空虚而城府颇深,在她们小小的心里包裹着无尽的虚荣。”而对于《围城》中女性的正面评价,则有杨新生在《<围城>中知识女性的现代思想意识

7、及其悲剧根源》中指出,在她们身上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她们开始解放思想、大胆追求爱情、主宰自己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现代思想意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她们身上的超前意识。孟乐,王燕双在《行走在围城边上》中写道:《围城》女性已不同于“五四”时代狂热追求个性解放的“子君”,也不同于“革命+恋爱”式罗曼蒂克的丽嘉,女性在生存的“围城”中进行着一次次的突围。可见,对于《围城》中的女性,尽管时代赋予她们一定的文化知识,在她们身上体现的追求自由,享受个人权利值得赞颂,但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