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中枢决策和权力格局演进

明末的中枢决策和权力格局演进

ID:46716292

大小:8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27

明末的中枢决策和权力格局演进_第1页
明末的中枢决策和权力格局演进_第2页
明末的中枢决策和权力格局演进_第3页
明末的中枢决策和权力格局演进_第4页
明末的中枢决策和权力格局演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末的中枢决策和权力格局演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明末的中枢决策和权力格局演进摘要:明末崇祯帝在位期间,对内阁票拟意见的更改成为其理政的惯性,“改票”之举成为崇祯朝凸显的政治现象。崇祯帝通过对大小章奏的“改票”,试图表明其在理政能力上对阁臣群体的全面超越,同时展现出对士大夫辅政的戒备与疏离。阁臣对崇祯帝“改票”的态度,经历了从试图匡救国事到完全将顺逢迎的前后变化。崇祯帝的“改票”使得原有的票拟-批红决策模式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同时“改票”之举也消解了内阁的辅弼职能,并为宦官参政提供了更大空间。由崇祯朝的“改票”现象向前回溯,可以勾勒出明末皇权强化的演进路径。关键词:崇祯;“改票”;皇权;内阁"改票”是

2、明朝皇帝对内阁上呈的票拟意见进行更改的行为,在崇祯朝这一现象凸显。作为关涉国事定夺、权力予取等问题的根本性工作,票拟-批红模式中隐含的改票环节屡屡发生,直接影响着朝中的政治运行和权力格局。“改票”现象是理解崇祯朝政治的…个重要切入点。在改票过程屮,崇祯帝表达出对内阁和文官群体的智力超越以及情感疏离,与此同时,崇祯帝依靠知识水平不断提升的宦官来弥补一己之智的不足。对崇祯朝“改票”现象的考察,有助于展现明朝施行已久的票拟-批红模式到明末的演进形态,以及其中皇帝、内阁、宦官三者的处色地位变化,进而勾勒出明末中枢政治的运行状态。在此基础上,将崇祯帝的"改票”

3、置于晚明皇权与内阁关系的视九下来考察,有助于解析帝制国家政治体系内士大夫政治与皇权政治的博弈-与伴牛关系。一、崇祯帝“改票”行为述要在明代政治领域中的“改票”一词,是专指皇帝更改票拟行为的简称,也即在内阁将票拟意见上呈皇帝后,皇帝并未交付宦官进行批红眷抄,而是按照自己的判断与理解,提出与内阁不同的处理意见。在“改票”的形式上,或是皇帝亲自进行,或是交付内阁重新拟旨。在明朝其他时期,皐帝“改票”的举动并不多见,反倒以皇帝出“中旨”被阁臣或科道封还为引人瞩目的政治现象。而到崇祯朝,这一局势发生逆转,内阁票拟屡遭皇帝更改,以致阁臣温体仁有言:“往时抚按逮问

4、,必奉改票而后敢拟。”[1](卷94,崇祯八年六月壬午条)在统治初年,崇祯帝往往在与阁臣召对面议时,出朝臣奏疏,命阁臣现场票拟,如对票拟不满,便即刻命阁臣改票。如崇祯元年(1628)七月十四FI,崇祯帝在召对中出毛羽健奏请“苏驿递”一疏,命阁臣暂退票拟。后李标等将所票毛羽健疏呈览,崇祯帝以票内“抚按司道公务外,俱不许遣白牌”一句,语属含糊,复命改票。[2](卷3“召对”)同月二十六日的召对,崇祯帝又命阁臣现场票拟科臣韩一良实指周应秋等人贪贿的奏疏。阁臣退下拟好意见后,捧原疏入奏。崇祯帝召韩一良面奏,后“微哂”,援笔书“改”字于票拟上,付阁臣,命其暂退

5、重新拟票,随即又将阁臣召回,叮嘱一番,并再次向阁臣强调:“速改票来。”[2](卷3“召对”)除了崇祯初年召对过程中的"改票”夕卜,更多时间里,崇祯帝的"改票”往往便是与内阁的不断文移往返。史籍屮常有崇祯帝“屡发改票”、“数发改票”的记载。如崇祯八年(1635),吏部上请,在选举南京太常寺卿时当以历俸深浅分南北。文震孟与何吾昭拟旨予以否定,然而遭到四次“改票”,最终仍以部议为准。[3](卷1《实陈同官面商情事揭》)崇祯九年(1636),刘宗周因纠吏科给事中陈启新而引崇祯帝大怒,“欲重处,次辅钱士升拟严旨进,乂发改票。温体仁加严以上。上意反解,亲为改定”

6、[4](卷上)。崇祯十一年(1638)九月,原太仆寺卿下狱后上疏,声称遭到诬陷,并揭发数人,内阁票拟后,崇祯皇帝“数发改票”,最终又御笔亲批,再次“改票”。[5](卷6)相较于命阁臣屡次“改票”之举,崇祯帝亲自“改票”,且不下内阁而径直发旨,对阁臣意见完全置若罔闻,表达出皇帝对内阁票拟更为强烈的不满。崇祯十一年,崇祯帝亲自命题,通过廷试方式选拔阁臣,在从中敲定了入阁人选后,为求妥善,又命阁臣再次阅卷。孔贞运和薛国观对于崇祯帝所拟定的人选有所更改,然而“迨命下,阁拟悉不从”[6](卷253《孔贞运传》)。崇祯十三年(1640),乞恩举人与廷试贡士一起被

7、崇祯帝留用,物议哗然。特用举人上疏,请援进士例谒文庙行释菜礼,并立石题名。阁臣张四知票拟不允。崇祯帝大怒,将阁臣票拟“尽行抹去”,亦不发改票,御笔直批道:“这所请谒庙立右,俱依议行。”[7](庚辰特用)崇祯帝“改票”的章奏内容,除了前文所举的关涉人事、铃选问题以外,对于经济方而的章奏,崇祯帝也多加“改票”。崇祯七年(1634),南京工部尚书刘定国铸钱恶滥,阁臣王应熊拟旨庇之[1](卷93,崇祯七年二月癸酉条),崇祯帝对此御批:“当即处分,改票,钦此/[3](卷1《南工部铸钱揭》)崇祯九年四月,武生李班上疏,请搜括江南富户以资国用,阁臣钱士升分到此票,

8、票拟旨意为“下刑部提问”。崇祯帝否泄了票拟意见,命重新“改票”,后改拟为“姑不究”,崇祯帝对此仍表示不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