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研究述評

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研究述評

ID:46713975

大小:7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研究述評_第1页
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研究述評_第2页
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研究述評_第3页
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研究述評_第4页
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研究述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研究述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研究述評摘要:一個教師從二十歲左右或者更早起,工作到六十歲左右退休或者更晚,其職業生涯四十多年。這中間存在不存在連續的階段呢?研究表明:職業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本文通過論述教師職業發展模型,探討其對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啟示關鍵詞:教師;職業生涯;發展模型分類號:G4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002-2589(2011)36-0246-02教師職業生涯是指從任教之日起直到退休離開教學崗位這一段時間內,教師積極投身教育工作的過程。自20世紀40年代起,心理學、社會學的研究開始探討職業行為和生涯發展問題。隨著教師專業化進程的推進,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出現瞭大量

2、教師職業生涯方面的研究,提出瞭許多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理論和模型,極大地促進瞭各國教師專業化的發展。這些理論和模型對於我國當前的教師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啟示關於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相關理論,現簡要介紹幾種:(%1)福勒的關註階段論福勒(FranceFuller)^教師職業生命周期理論研究的先驅者。許多關於這個領域的研究都根植於福勒的著作。她經過一系列的問卷研究,把教師職業生涯分為如下的幾個發展階段:1•教學前關註,此階段是職前培養時期;2•早期生存關註,此階段是初次接觸實際教學的實習階段;3•教學情境關註,此階段既包括生存關註,同時也會關註教學上的種種需要或限制以及挫折;4•關註學

3、生。[1](%1)伯頓的教師發展階段論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學者伯頓(Berden,1979紐曼(Newman)、皮特森(Peterson)以及弗勞拉(Flo⑻在俄亥俄州立大學進行瞭一系列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質的研究。以對教師的職業生涯進行靜態分析的思路,將教師職業生涯分為三個階段:1•求生存階段,指從事教學的第一年;2•調整階段,指從教的第四年;3•成熟階段,指從教五年和五年以上的教師(%1)費斯勒的教師生涯循環論20世紀80年代,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教授費斯勒(Fessler,1985)和聖露易斯大學教授克裡斯坦森(J.Christensen)兩人歷經八年,在廣泛收

4、集資料和深入訪談、追蹤160多位中小學教師的基礎上,借用社會系統理論提出瞭動態的“教師職業生涯發展周期模型”(TeacherCareerCycleModel)o[2]在該模型中,費斯勒教授和克裡斯坦森教授把教師職業周期分為職前期.職初期、能力建構期、熱情成長期、職業挫折期、職業穩定期、職業消退期和離崗期八個階段,同時結合翔實的個案,分析瞭個人生活環境和學校組織環境對教師的影響,闡明瞭教師在每個階段的專業發展特征和需求,並提出瞭相應的激勵措施和支持體系方面的建議,為我們瞭解教師專業成長提供瞭一個非常有用的參考架(%1)休伯曼教師職業生命周期論休伯<(Huberman.M,19

5、93)等人通過對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的研究,把教師職業生涯過程歸納為以下五個時期:入職期,是教師教學的第一至三年,可將這一時期概括為'‘求生和發現期”;2•穩定期,時間大概在工作後的第四至六年;3•實驗和重估期,大約在工作後第七至二十五年;4•平靜和保守期,時間在教學的第二十六至三十三年左右;5•退休期,時間為在工作後的第三十四至四十年前後(五)司德菲的教師生涯發展模式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學者司德菲(Stetty)在借鑒吸收費斯勒等人先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依據人文心理學派的自我實現理論建立瞭教師生涯發展模式,將教師發展分為五個階段:1•預備生涯階段(Anticipatory

6、CareerStage)o這一階段主要包括新任教師及重新任職的教師。新任教師通常需要三年的時間,才會進入下一個階段,而重新任職的教師則可能很快超越此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師具有以下幾個特征:理想主義、有活力、富有創意、容易接納新]念、積極進取、努力向上等2•專傢生涯階段(ExpertMasterCareerStage)o此階段教師具有較高水平的教學能力與技巧,同時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及多方面的信息來源。這些教師懂得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級和分配時間,對學生抱有高度的期望,也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激發潛能,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3•退縮生涯階段(WithdrawalCareerStage)o包括三

7、個小階段:初期的退縮、持續退縮和深度退縮4•更新生涯階段(RenewalCareerStage)o這一階段的教師在一開始出現厭煩的征兆時,就采取瞭較為積極的應對措施,如參加研討會、進修課程或加入工作坊等。故在此階段的教師,又可看到預備生涯階段朝氣蓬勃的狀態:接受新觀念、進取向上等。與預備生涯階段的教師不同的是,他們不再對教學感到新奇,而是致力於追求專業成長,吸收新的教學知識5.退出生涯階段(ExitCareerStage)o到瞭退休年齡或由於其他原因而離開教育崗位,這些教師或者安度晚年,或者追求其他的職業生涯(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