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08612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幼小衔接现状及其发展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小衔接现状及其发展策略探究摘要:幼小衔接发展策略包括:坚持终身教育理念,明确幼小衔接教育目标;求同存异,双向衔接;明确衔接教育内容,把握主流价值取向;建立健全幼小联合互动机制,加强幼小教育合作交流等。关键词:幼小衔接现状发展策略基金项目:2011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102B)所谓“幼小衔接”就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连接与过渡,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这两个教育阶段既存在着连续性,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对儿童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长期以来幼小衔接教育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课题组调查资料显示,河北衡水市约有40%的孩子
2、进入小学后,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困难,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任务能力差、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弱等问题,致使孩子学习兴趣不断下降,自信心不断减弱,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成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的关键性问题。本文意欲就此做一探讨,并提出可资借鉴的幼小衔一、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1•片面衔接,偏重“智”的发展在对幼小衔接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偏重''智”的发展,只重视知识上的片面衔接,不注重幼儿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致使孩子进入小学后,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
3、大困难。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习惯与心理适应的衔接甚至较之知识的衔接更为重要,对幼儿的发展以及学习阶段转型更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片面强调"智”的发展衔接,不仅不利于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反而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2•单向衔接,忽视小学的协调工作长期以来,幼儿园在幼小衔接中扮演着主角,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在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主动向小学靠拢。小学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两个教育阶段的连续性,俨然一副小学教育的严肃面孔,往往忽略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上相对固定单一,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动态,兴趣爱好和困难所在。小
4、学教育不能主动与幼儿园对接,在衔接上形成一边倒。3•幼儿教育盲目超前,严重小学化教育理念陈旧落后,功利思想严重,无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盲目超前,严重小学化,将幼儿园、学前班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小学,拔苗助长,适得其反。4•幼、小教育机构缺乏交流沟通,幼小衔接出现脱节幼小教育机构分属于教育的两个层面,在大纲要求及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双方各自按各自的轨道运行,缺乏交流沟通,平等合作。幼、小教育机构各自为政,不能求同存异,致使幼小衔接出现脱节。5.幼小衔接的监管与引领不足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而幼儿教育则是学前教
5、育。教育主管部门对于二者的体制管理、业务管理、师资培训管理都未纳入同一体系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幼小衔接问题的破解。二、解决幼小衔接存在问题的策略1.坚持终身教育理念,明确幼小衔接教育目标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先导,要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明确幼小衔接的教育目标。幼小衔接不应被狭义地看成是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而是应当看到,让孩子顺利实现过渡只是短期目标,儿童的长远发展、全面素质的提高才是长远规划。幼小双方都应回到教育的原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进行适应儿童发展的衔接教育,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
6、展。可以说,幼小衔接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幼小衔接本身不应是教育的目的,而是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的手段。2•求同存异,双向衔接幼小衔接的主体是儿童,幼小衔接并不是幼小教育机构谁向谁单方面靠拢的问题,而应是双向相互衔接、共同衔接。双方都应向儿童靠拢,幼儿园要为儿童入学做准备,学校要为接收儿童做准备。幼小教育机构应从促进儿童身心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求同存异,围绕共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3.明确衔接教育内容,把握主流价值取向幼小衔接要坚持放眼孩子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明确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把握幼小衔接的主流价值取向。在幼小
7、衔接过渡期,要绕学习适应能力(如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对言语指示的理解能力和读写算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等)和社会适应能力(如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等)做好全面衔接准备,以降低由于衔接不利带来的学习、社会适应不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过渡。幼小衔接要准确把握促进儿童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不仅重视知识上的衔接,更要注重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衔接”最终应聚焦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上。4.建立健全幼小联合互动机制,加强幼小教育合作交流幼小教育机构要加强合作
8、交流,围绕共同的教育目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