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探究

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探究

ID:46707442

大小:6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探究_第1页
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探究_第2页
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探究_第3页
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探究_第4页
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探究摘要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较好,5只诱捕器6月27日至9月30日共诱捕斜纹夜蛾雄蛾15439头,平均每个诱捕器每天诱蛾31头,试验区斜纹夜蛾2、3、4代累计落卵量为5块/百株,较对照区和未防治区低。至9月底,试验区危害率为0.0663%,对照区危害率为0.1941%,未防治区危害率为0.2703%,三者差异明显,未防治区危害率高,分别是试验区与对照区的4.1、1.4倍。关键词性诱剂;斜纹夜蛾;棉花;危害率;防控效果中图分类号S47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

2、(2012)11-0124-01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为间隙性暴发性害虫,食性杂,寄主作物多,在无为县棉花上1年发生4〜5代,主害代为3、4代,8—9月对棉花危害严重。2007年因斜纹夜蛾3、4代暴发,造成无为县当年棉花减产30%以上[1-2]o另外,大量用药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为有效环保地防控斜纹夜蛾,根据无为县植保站的安排,福渡镇农业服务中心于2011年在福渡镇张庙村进行了性诱剂防控斜纹夜蛾的效果研究,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供试材料为:性诱剂(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供试作物为棉花。试验

3、对象为斜纹夜蛾。试验区位于无为县福渡镇棉花主产区的张庙村,西靠公路,北依水面,东南为林区,试验区相对集中独立,周边均为成片的棉花。1.2试验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试验区、对照区、未防治区。试验区按15枚/hm2的密度安放性诱剂,性诱剂放置在离棉花顶心20cm处(适时调整),对斜纹夜蛾基本不作用药专治(2011年因棉铃虫虫量高,在防治棉铃虫时,对斜纹夜蛾也有兼治作用),试验区面积16hm2;离试验区300m左右处,选择3块田作对照区,防治按农户常规用药;在对照区选择50m2田角不进行药剂防治作未防治区。1.3调查内容与方法每隔5d,对试验区东北、

4、西北、东南、西南、中间5个诱捕器进行观察,记录诱捕的蛾量,并对每个点调查20株棉花,记录卵块数、虫窝数、虫量;对照区每块田选2个点,每个点选择25株,调查卵块数、虫窝数、虫量,5d调查1次;每个代别结束,调查试验区、对照区、不防治区叶片危害率;另外,还需详细记录对照区农户用药情况[3・4]。2结果与分析2.1诱蛾情况由表1可以看出,5只诱捕器6月220至9月30日共诱捕斜纹夜蛾雄蛾15439头,平均每个诱捕器每天诱蛾31头,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点诱捕蛾量高,中间点诱捕蛾量最低。根据代别看,1代最高诱蛾量为7月2—6日,平均每天诱蛾24头;2代

5、最高诱蛾量为7月27—31日,平均每天诱蛾75头;3代最高诱蛾量为8月26—30日,平均每天诱蛾97头;4代最高诱蛾量为9月15—19日,平均每天诱蛾21头。从6月27日至9月30日诱蛾量变化看,每代高峰期较明显,但3代蛾量高于4代,符合2011年田间3代发生较重的趋势,诱蛾高峰期与2010年相比,普遍推迟10d左右。2.2斜纹夜蛾的发生与危害由表2可以看出,试验区斜纹夜蛾2、3、4代累计落卵量为5块/百株,累计残留虫量为42头/百株,而对照区累计落卵量为12块/百株,累计残留虫量为62头/百株,卵量差异明显,对照区高于试验区,但虫量差异不明显。由

6、表3可以看出,至9月底,试验区危害率为0.0663%,对照区危害率为0.1941%,未防治区危害率为0.2703%,三者差异明显,未防治区危害率高,分别是试验区与对照区的4.1、1.4倍。3结论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较好,5只诱捕器6月27日至9月30日共诱捕斜纹夜蛾雄蛾15439头,平均每个诱捕器每天诱蛾31头,试验区斜纹夜蛾2、3、4代累计落卵量为5块/百株,较对照区和未防治区(下转第126页)低。至9月底,试验区的危害率为0.0663%,对照区的危害率为0.1941%,未防治区的危害率为0.2703%,三者差异明显,未

7、防治区危害率高,分别是试验区与对照区的4.1、1.4倍。2011年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较2010年明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2011年无为县斜纹夜蛾呈中等偏轻发生,较2010年高一个等级;二是防控面积加大,2011年诱捕面积为16hm2,2010年只有10hm2;三是棉铃虫发生较2010年重,田间幼虫量大,3~4代平均用药2次左右,用药次数增加,对试验区斜纹夜蛾产生兼治作用[5-6]o试验区与对照区田间虫量差异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对照区防治次数高,根据农户田间用药记录统计,7—9月每块田用氟铃腺防治斜纹夜蛾7~9次。4参考文献[1]林积

8、秀,纪翠红,黄培枝,等•斜纹夜蛾性诱剂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1(6):203-204.[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