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点拔指导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点拔指导

ID:46706650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点拔指导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点拔指导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点拔指导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点拔指导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点拔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点拔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点拔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尽情自主地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但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时,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审时度势,把握课堂,对学生及时点拨指导。那么,如何点拨指导呢?一、学生探究离题时教师点拨指导自主探究学习,学生有了充足的发言权,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观点。由于他们的思维和情感体验还缺乏深度,有意无意间会信马由缰,偏离主题。这时,教师要及时点拨指导,不能让他们在错误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六年级下册学习负数的例题:小红、小明、小丽、小冬四位同学以大树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小组合作探究后

2、,学生交流。第一小组率先发言,在直线上标上-4、・2、+2、+4。第三小组的答案则是+4、+2、・2、・4。笫一小组认为第三小组错了,第三小组不甘示弱:以大树为起点用0表示,向西为正,向东为负,表示的是相反意义的量,这有什么错?一组同学不同意,三组则针锋相对。争论还在继续:你们有权利规定吗?有!谁给你们的权力?法律!法律哪一条?你们自己看!本来都没有错误,却都跑到法律的规定上来了,显然偏离了主题。“两个小组的答案都不错,”我不慌不忙地解释,“规定了方向、起点、长度单位,符合要求。尤其是第三小组,求异思维,非常难得。不过,从实际岀发,还应像课本上那样,以往右为正方向。不然的话,每人一把号,各

3、吹各的调,岂不乱套?”二、学生解释不清时教师及时点拨指导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由于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会想当然地处理问题,甚至固执己见,喋喋不休,却说不清道理。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当机立断,点拨指导。四年级上册估算例题5: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小组交流后,提岀了六种方法,列出算式,得出了结果:1.49X104=5096(元);2.49X104=49X110=5390(元);3.49X104=49X100=4900(%);4.49x104=50x104=5200(元);5.49X104=50X100=5000(元);6.

4、49x104=50x110=5500(元)。同学们认为学习估算必须进行估算,方法1直接计算出结果,不符合要求;方法3、方法5虽运用了估算,结果比实际用钱数少,不能买到足额的票。另三种方法的同学争先恐后、各抒己见。方法6抢先发言,既然出门游玩就要多带些钱,有钱好办事,顺便还可买特产、纪念品。方法4不支持第六组的方法,认为秋游不是购物,应少带点钱,浪费不应提倡,节俭是中华美德。他们居然上纲上线了。方法2同学既不算浪费,也不算小气,是最好的方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听不下去了,赶快制止,点拨总结:“如果真要买票秋游,就应像方法1那样,而我们是估算准备多少钱买票,方法3和5估计少,不能满足秋

5、游需要。其余方法,都有一定道理,不过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钱多钱少不重要,也不必和浪费节俭拉关系,通过估算能顺利完成秋游就0K!”三、学生超越范围时教师及时点拨指导课堂教学要“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教师关注学生的学识水平和个性差异,既让优等生吃得饱,又让学困生吃得了。但仍有学生对数学有兴趣、有探究欲望,他们不时提出超出范围的问题。由于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和年龄特点,他们还很难接受或解决这些问题。这时教师要点拨指导。如五年级下册学习完因数和倍数,学牛曾提出这样的问题:1.整数除法中,为什么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而不说是商的倍数?2•为什么说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而不说商是被除数的因数?3.研究因

6、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就是自然数,0是自然数,为什么又不包括0?4•还能举例说出一个完全数吗?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机敏睿智,在C知和未知之间架起桥梁,巧妙地引导;学生无法接受的,给出合理的交代,并呵护它们的求知欲,鼓励他们的探究精神;即使不能解决,也要对学生表示遗憾,不要试图掩盖。四、学生词不达意时教师要及时点拨指导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语言力求严密准确。课堂上,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语言规范,尤其是解释名词、概括定义、归纳结论,更应该文通句顺,清晰明确,不能含糊不清。学生表达不完整,甚至词不达意时,教师要及时点拨指导。如,四年级下册学习加法结合律后,让学生总结归纳计算规律。讨论后,第三组回答:“

7、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和不变。”第四组马上说:“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第五组接着说:“前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二个数,和不变。”尽管语言各异,但一样的模式,我马上点拨:“都有道理,但不全面。而第五组的总结不太符合计算顺序。能否把英他组的结论综合一下?”话音刚落,第二?M真的把二、四组的意见糅合在一起了。第六组进了一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我颔首微笑,但又摇头,提醒大家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