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03972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探析宪法视野中的民事诉讼正当程序(中)探讨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宪法视野中的民事诉讼正当程序(中)二、关于民事诉讼“过程”的正当程序民事诉讼“开始”的正当程序保障仅是民事诉讼正当程序第一方面的内容。民事诉讼正当程序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民事诉讼“过程”的正当程序保障,包括审判过程的正当程序和执行过程的正当程序。当事人合法行使民事司法救济权进入诉讼程序后,在诉讼过程小还应当能够获得充分的正当程序保障,即获得公正方面的程序保障和效率方面的程序保障,分别对应于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率两个基本程序价值。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是,当事人获得公正和效率方面的程序保障属于程序性人权、宪法基本权或者程序基本权的范畴。(一)程序公正与程序效
2、率1・程序公正民事诉讼过程的止当性和正当程序保障首先体现为程序公匸及其制度化。在现代民事诉讼正当程序中,程序公正的标准或要求主要有法官中立、当事人平等、程序参与、程序公开、程序比例等。⑴法官小立。法官屮立是指法官与H己正在审判和执行的案件及其当事人等没有利害关系。保证法官中立的程序制度是回避制度。维护法官中立,旨在消除法官偏私对其审判和执行的影响,保证法官能够公平地对待各方当事人。(2)当事人平等。当事人平等是指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诉讼地位,主要表现为:当事人亨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平等的诉讼义务;对于当事人相同的诉讼行为,应当适用相同的诉讼法规范并产
3、住相同的诉讼法效果。①诉讼当事人平等是公平审判的先决条件Z—。⑶程序参与。根据程序参与原则,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享有程序参为权,相应地,禁止法院“突袭裁判”。程序参少权大体上包括接受程序通知权(即诉讼知情权)和诉讼听审权(或称听审请求权)等。接受程序通知权的主要内容是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有权及吋充分了解诉讼程序进行情况。诉讼听审权的主要内容是受到诉讼结果影响的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启权提出程序请求、主张事实、提供证据和进行辩论。(4)程序公开。程序公开包括审判公开和执行公开,以及对当事人的公开和对社会的公开。笔者主张,对当事人的公开可纳入当事人程序参与的范
4、畴。正当程序既是一种公开的程序,乂是一种能够保守国家秘密、当事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程序。(5)合乎比例。比例原则要求冃的与手段Z间的均衡,实际上是公平正义观念的一种体现,其主要内容是冃的与手段Z间的关系必须具冇客观的对称性。在民事诉讼中,比例原则体现为禁止国家机关制定或采取过度的制度或措施,并n在实现民事诉讼目的z前提卜;要求法院司法行为对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程序公正的价值均须制度化,比如将法官中立制度化为回避制度。不仅如此,违反程序公正价值及相应程序规则制度的,即诉讼程序上冇重大违法的,往往成为上诉理由或再审理由。比如,我国
5、《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的再审理由包括: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冋避的;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等等。2•程序效率在保证诉讼公止的前提下,程序效率或诉讼效率追求的是及时进行诉讼、节约诉讼成本。诉讼成本被喻为生产正义的成本,是指国家法院、当事人和证人等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所耗费的财产、劳力和吋间等,包括货币成木和非货币成木。正当程序保障包括:⑴诉讼公正或慎重判决、慎重执行方而的程序保障;⑵诉讼效率或及时判决、及时执行方面的程序保障。就后者而
6、言,从当事人角度来说,属于当事人程序利益的范畴。当事人程序利益既包括如审级利益等程序利益,又包括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木。假设某个案件按照正当程序及吋审判,所付出的诉讼成本是10万元,而迟延审判所付出的诉讼成本却是12万元,那么,因为迟延审判多付出了2万元的诉讼成本,其中包括当事人多付出的诉讼成本和国家多付出的审判资源等,从而在事实上既侵害了当事人的财产权,乂浪费了全民所冇的审判资源。因此,缺乏效率的民事诉讼程序是不合理的,尤其是面対著现代社会中“权利救济大众化”的要求和趋势,缺少成木意识的民事诉讼或司法制度更容易产生功能不全的弊病。[11]许多国家和
7、地区的民事诉讼法典小规定了促进或提高诉讼效率方面的要求。比如,《日本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法院应为民事诉讼公正并迅速地进行而努力;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以诚实信用为Z。我国澳门地区《民事诉讼法》第8条第1款也规定:在主导或参与诉讼程序方面,司法官、诉讼代理人及当事人应相互合作,以便迅速、有效及合理解决争议。在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设让方面,应当体现降低诉讼成本或提高程序效率的价值或理念。摘其要者说明如下:(1)建构公止的诉讼程序。按照公止程序进行审判,当事人能够获得止当性,可以减少不必耍的上诉或再审,从而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这体现了诉讼公止•
8、程序效率Z间的一致性。(2)根据案件的性质和繁简而设置相应的繁简程序。根据止当程序保障原理和诉讼费用相当性原理,对于诉讼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