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企业与宏观经济运行

技术创新、企业与宏观经济运行

ID:46697219

大小:8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6

技术创新、企业与宏观经济运行_第1页
技术创新、企业与宏观经济运行_第2页
技术创新、企业与宏观经济运行_第3页
技术创新、企业与宏观经济运行_第4页
技术创新、企业与宏观经济运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术创新、企业与宏观经济运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技术创新、企业与宏观经济运行摘要:传统经济理论中“以市场为中心”的理论和交易成木框架下“以企业为中心”的理论,都难以在交易、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Z间寻求平衡,也难以从技术创新的层面去揭示企业本质及其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克服了这种不足,但同这两种理论一样,都忽视了企业家在价格机制和市场均衡屮的调节作用。因此,将马克思关于企业的质的分析和宏观动态分析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微观企业组织(或治理机制)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论”,以揭示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及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企业

2、组织和市场的互动,这是新兴马克思主义企业经济学的理论特色和发展方向。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宏观经济;马克思主义企业经济学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2-030-07一、引言19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进人了一个低迷的时代,尤其是21世纪初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怀疑和反思现代经济学理论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岀发,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低迷和金融危机除了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不可解决的矛盾之外,西方主流企业组织理论也

3、存在着根本性的内在孑盾,即在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规模经济和全球经济增长点的时候,却无法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及其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众所周知,由罗纳德•科斯(RonaldH.Coase)创建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经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Demsetz)、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E.W订liamson)等经济学家的应用、创新和发展,而成为现代企业经济学的一个主流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认为,企业的性质、功能和目的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自科斯开始,大多数交易成木经济学家都是基于比较交易成木来讨论

4、企业的组织结构,而不是基于牛产成本和技术创新。虽然,威廉姆森关注了由于技术因素(资产专用性)带来的组织或管理上的变化所引起的经济学后果,并且把“资产专用性”看作是引发企业组织演变的一个不同寻常的结构性和功能性概念,大有以“资产专用性”概念及其理论取代“交易成本”概念及其理论來解释和分析企业理论的势头。但是,威廉姆森也仅仅是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谈论技术(资产专用性),决定企业组织结构的关键变量不是技术而依I口是交易成木,因此,直到今天,交易成木分析框架仍然没有在交易、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Z间取得平衡,从而无

5、法从根本上揭示企业组织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必然联系。所以,威廉姆森在“资产专用性”概念的基础上,并不能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论”,也不可能从总体上说明经济体系中生产的制度结构。本文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马克思关于企业的质的分析和宏观动态分析与交易成木经济学的微观企业组织(或治理机制)理论结合起来,也就是用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企业经济学解决在交易、生产成本与创新(技术、知识生产和组织)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资本主义经济低迷和危机的“企业失灵”原因。这不仅超越了交易成本分析框架,而口也促进了马克思主

6、义企业经济学的创新。二、交易成本框架中交易、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问题长期以来,经济学一直存在着“以企业为屮心”和“以市场为屮心”两个经济理论图式。“在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里,企业被简单概括为一个生产函数加上一个企业家,企业家需要根据市场价格和成本来决定生产量:这样的企业只有表皮,不过是它与市场直接联系的部分而已。”企业的特点是永无休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忽视了企业生产的真实的运行过程,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组织的目的都被隐藏在“黑箱”之中。这种理论木身就忽视了组织对交易成木问题的考虑,因而,难以将交易、生

7、产成本和技术创新协调在一个理论框架中。1963年,科斯提出了用交易成本解释企业性质和边界的理论。他把企业看成是对市场交易成本的节省的一种经济组织,并认为企业和市场是组织与交易活动的可替代模式,从而形成了“以企业为屮心”的经济理论图式。然而,这种理论由于缺乏对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木的考虑也无法在交易、生产成木和技术创新之间取得平衡。本文将从企业经济学创新的视角人手,对这种理论的不足Z处进行具体分析。1・技术、知识创新与交易成木框架的孑盾交易成本经济学把“交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按科斯的观点,受技术制约的专门职能

8、可以通过市场来交易,科斯的日标在于用这种交易或替代模式来解释“在市场中为何会形成企业”。科斯强调,企业的特性不是由生产函数或技术的可分性所规定的,所以,技术并不是科斯关注的对象,其交易成本框架并未包括创新、技术以及知识的转移等。总之,由于科斯过度依赖交易成本而忽视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无法解释企业在生产性技术和知识创新方面的木质特征和功能特征,更无法解释企业在宏观经济屮的作用和在市场运行屮的地位。因此,交易成本分析框架并不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