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91788
大小:85.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26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诗词教学策略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你们好!我讲座的内容是一一小学诗词教学策略谈。我想,要想畅谈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策略,首先要从总体上来了解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呈现了哪些诗词,这些诗词编排有什么序列特点。其次,要了解课后的练习中安排了哪些训练项目,借此来把握各个学段关于诗词教学的目标。这样,先做到对内容了如指掌,对教学目标成竹在胸,那么,教学策略也就可以相对出台。所以,首先我们来看教材中的诗词内容:一、课文中的诗与词——35首具体的篇目如下:(一)阅读课文诗与词一一35首序号诗词题目序号诗词题目1江南(一上)19小儿垂钓(四下)2锄禾(一下)20寻隐
2、者不遇(五上)3悯农(一下)21所见(五上)4登鹳雀楼(二上)22清平乐村居(五上)5青松(二上)23游园不值(五下)6春雨(二下)24宿新市徐公店(五下)7春晓(二下)25七律长征(五下)8山行(三上)2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下)9枫桥夜泊(三上)2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下)10望庐山瀑布(三下)2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六上)11绝句(三下)29示儿(六上)12望洞庭(四上)30冬夜读书示子津(六上)13峨眉山月歌(四上)31观书有感(六上)14元口(四上)32如梦令(六下)15江雪(四上)33渔歌子(六下)16江南春(四下)34石灰吟(六下)17春
3、日偶成(四下)35墨梅(六下)18池上(四下)你们看,这35首古诗,由浅入深,从五言到七言,从七言诗到词,由易有难,情趣盎然,从绝句到律诗,有古代有现代,写景、抒情、寓理。这35篇,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学段的不同,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又有哪些变化,呈现了怎样的螺旋上升之趋势?你们看:年级课文练习设计一上江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一下锄禾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悯农二上登鹳雀楼青松1、诵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读,抄抄,再听写。山白日千里目海黄河一层楼二下春雨春晓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搜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发现了吗?一、二年级的重点是诵读和背诵。三年级呢
4、?你们看:年级课文练习三年级上册山行枫桥夜泊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一读,说说带点词的意思。停车坐爱枫林晚枫桥夜泊三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绝句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一读,说说带点词的意思。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自三年级开始,在练习中才出现对诗词中词意思的理解考查。接下来看四年级的练习设计:年级课文练习四年级上册望洞庭峨眉山月歌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一读,抄一抄,再听写。螺湖光白银3、解释带点的字,说说诗句的意思。湖光秋月两相和,谭面无风镜未磨。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与三年级比起来,练习中添
5、加了一项,这就是对于句子意思的理解与把握。同样,这样的梯度,到了五、六年级,练习题的难度相应拔高,比如让我们体会、想象诗词中所描绘的情景,说一说,再写下来。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够展开想象,整体而具体地来感受课文中的诗情画意。想一想,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就是如此。要让训练呈现一个梯度。因此,根据这样的梯度,低中高年级的诗词教学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否则,不是拔高就是降低了教学要求。对于低年级,诗词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什么?应该是朗读,背诵,随文识字,写字。应该是指导观察,寓写字识字于观察理解之中。那中年级呢?应该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指导学丰理解词意。在
6、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挖掘情趣,体验感情。高年级呢?要求又提高了,要解诗意,要感诗情,悟诗之境,体诗词理。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来寻找诗词教学的策略,这就是:一、循序渐进读二、别出心裁——解三、深入浅出一一悟一、循序渐进一一读古诗最主要的教学策略应该还古诗的面貌,那就是读,离开读,离开诵,古诗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我们要达成一个共识一一古诗文是要读的。怎么读呢?首先,要读准字音吧。初读,要字正腔圆,要读正确。1•正确一一诵读之根本,字音要读准1•远上寒山石径斜(Xi?2•溪头卧剥(bdo)莲蓬3•九层之台,起于累(1引)土4•风景旧曾谙(亦)5•千磨万击还
7、坚劲(]mg)这些字,常听人读错,这些字,在诵读的时候,标注上汉语拼音,让学生正正确确地来读吧。注个音,是很简单的事,而不注音,一出口就会闹读错字音的笑话。字音读准了,诵读中的停顿,也是大有学问的,接下来是要有板有眼地读,读出停顿,读出节奏。比如,有些诗的题目,如果停顿不当,就常会读错。2•停顿一一诵读之停顿,里面有学问1•登I鹳雀楼2•峨眉山
8、月歌3•望
9、庐山瀑布4•宿
10、新市
11、徐公店举个例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睐,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里,为什么要读成“峨眉山I月歌”?你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半轮秋”是月,映入江水中的是“月”,陪伴
12、着作者的是“月”,作者所思的是“月”,月,是一个意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