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66516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基础与传统_免费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与传统每一门艺术都有一个基础的问题,书法自然莫能例外,书法的基础是什么?有人说是楷书,因为只有楷书写好了,行、草等其它书体才能得心应手;有人说是篆隶在先,不懂源流,又谈何发展?这样理解基础,固然没有错,但却显得简单。能够写好楷书,未必一定能写好行草——历史上有些草书大家,其行草的风格与楷书并不完全协调。所以,我们认为,楷书有楷书的基础,行草有行草的基础,篆隶也有篆隶的基础。而笼统地讲,对用笔、结字、章法等技法的训练与认识,可谓是一个基本的基础。用笔、结字、章法的技法从可而来?从临摹中来!没有一位书法家能够绕过这一步。所以,学古便是基础的积累过
2、程。书法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其间大家辈出,名作迭传,可学的东西实在很多。故基础既有点和面的问题,更有面和层次的问题。譬如说,学颜真卿。如果单纯只学《多宝塔碑》,便只是一个点。很难说学好了《多宝塔碑》便学好了颜真卿。而要体味颜书之技法,不仅要对颜楷风格之变迁有个整体的了解,对其从楷书转换到行草的技巧亦须心领神会,并能体察其每件作品的独到处。如更全面一点,则须对颜书取法的对象(如北碑、王羲之等)后世学颜书家(如钱洼、何绍基等)细细对比,明了颜书之所以成、之所以传的历史原因。从对颜书的整体面貌的认识,发展至对颜书审美特征及其文化价值的理解,便是由面
3、到层次的过渡。故学古不是死临,也不是简单的取法,而是从深层次把握古人的精神。然而,单纯地学一家,基础仍嫌狭窄。历史发展至今,照相与印刷术的发达让我们轻易能够见到古人的遗存——几乎是所有的遗存,我们没有理由只停留在一家一派上,或一碑一帖上。社会上许多书家有习气,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的东西太单一,融会的东西太少。所以,我主张,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多地学习古人,相近的甚至相反的风格类型,不必太多取舍,都可以学。其实,学古到一定火候,便能触类旁通。譬如说学碑,在掌握了方笔、圆笔之后,那些风格相近的碑刻便可以放在一起学(如《爨龙颜碑》与《嵩高灵庙碑》b放在
4、一起学既能将之联系,又能将之对比,容易发现同中之异体会细微的变化。再譬如《龙门造像》多用方笔,《郑文公碑》、《泰山金刚经》等多用圆笔,两类相反的东西也可放在一个学习段中,以体会用笔技法的转换。而方圆用笔掌握后,便可体验方中之圆或圆中之方,如此,用笔的不同感觉与微妙变化便能悉数撑握。学古的过程,同时又是创立自我风格的过程。对书法家而言,不可能一辈子天天处在临摹阶段。要不断临摹,不断向古人学习,同时从中不断结晶岀自己的风格。这个过程是混杂的,不是说前几年打基础,后几年就可创作了。在有一定基础后,创作自然是最主要的。但不断的创作又赖于不断的学古。一辈子
5、能够不断创作的书家,肯定一辈子都在不断地学习。由学习转为创作,综合能力很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自我创作意识的出现,便是对所学东西的融会。所谓融会,是将不同字帖精彩的东西提纯出来,糅合在一起,且要糅合得自然。学得越多,糅合得越好,自我的风格越强烈,也就越耐人寻味。一些水平的高的书家风格,读者一下难以捕捉到他的出处,但又不能轻易让人学得,便是其融会的东西多(用笔的或是结体的)缘故。从临摹到创作,除却悟性等因素外,方法很重要。一般而言,临墓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是对临,这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即真实地一点一划地将古帖临下来;这一过程最让人能够理解。二是背临
6、。在一定的对临基础上,慢慢地将字帖移开,逐渐写出与古帖相似的感觉来。这一过程为多数人忽略,或者力不从心。其实,学任何技术,背都是一种最好的方法。譬如学外语,第一天学习了生词、句型、课文,第二能够把它背下来,便是基本上的掌握。三是意临。意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离开字帖,通过对临、背临的过程及分析、理解与消化,写出与原帖相近的意态,有些字帖中没有的字也可通过对其用笔、结字道理的分析写出来。另一种是将自我意识结合在其间,当然,应以取为主,我为辅。若纯粹以己意写出,就谈不上是意临,犹如以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复述英语课文一样,其中心思想不能偏离。临摹的过
7、程,也可理解为锻炼驾驭毛笔能力的过程。学的碑帖越多,自己对各种用笔的适应能力便越强、感觉亦便越细腻。比如说,汉魏碑刻之中的金石味,是一般写帖的人难以体会到的;帖书的灵活使转与提按,又非单纯写碑者能及。只有对碑帖都深入学习过的人,才能得到碑与帖不同的用笔方法与经验。故不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学碑者反帖、崇帖者卑碑的偏激认识都有存在,究其原因,在于学习、取法面的狭隘。善于学习与自己观念相对的东西,或正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故要学有大成,是必须建立在广泛的基础上的。当今书坛很复杂,书法家的类型也很多。他们对书法的基础认识各异,对传统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但
8、对基础的认识往往牵涉到对传统的理解。对基础的认识面狭窄,对传统的理解也就比较局限。传统是什么?它可以被认为是优秀的历史中文化遗存,也可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