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62439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传毒蚜虫迁飞规律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传毒蛛虫迁飞规律探究摘要以黄皿诱蜗器为工具,对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传毒蜗虫迁飞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有翅蜗虫迁飞呈现“两峰”夹一“谷”的规律。即有翅蜗虫在7月5日、7月20日出现2次高峰,2年总量平均为29.5头,峰值为7.5头,说明危害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蜗虫种类少,数量少,适合做种薯基地。关键词马铃薯;蜗虫;迁飞规律;黑龙江大兴安岭中图分类号S43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8-0167-01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过程中,除原原种来自
2、无毒苗外,其他原种和各级种薯生产,都采用了种薯催芽、生育早期拔除病株、根据有翅侨妍迁飞测报药剂防治册虫来阻止病毒再侵染,以生产脱毒种薯[1-2]o该试验以马铃薯茎尖脱毒快繁理论为指导,对大兴安岭地区蜗虫迁飞规律进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黄皿诱蛛器:将金属片制成长方形水槽装置,长、宽、高分别为49.5、32.5、8.0cm,侧壁上部周围打孔,下部内侧涂上黄漆,皿内加水及少量的洗涤剂以打破表面张力[3-4]o1.2试验方法在马铃薯生育期间,将黄皿诱蜒器放置在马铃薯田间,下端放置一个支持物,使诱蛛器与
3、地面和作物分开。2005—2006年每年的6月20日开始调查,8月9日结束,每5d手持放大镜调查1次,每次调查时,用毛刷取走原来的蛛虫,重新换水,并记录有翅蜒虫数量[3-4]o1.3数据处理根据生物统计原理先进行方差分析,然后视方差分析结果进行差异性测验。差异显著性测验采用新复极差法。2结果与分析由图1、2可以看出,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的有翅蜗虫迁飞规律在种薯田的种群消长规律为“两峰”夹一“谷”。即有翅蛛虫在7月5、20日出现2次高峰,2年总量平均为29.5头,峰值为7.5头,迁入量很少,绝大多数为甘蓝
4、酚,为害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酚虫种类少、数量少。3结论与讨论2年的调查发现,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的有翅蜗虫迁飞规律在种薯田的种群消长规律为“两峰”夹一“谷”,即即有翅蛛虫在7月5、20日出现2次高峰,7月5日主要由大棚、温室迁飞来的酚虫,7月20日主要是迁飞来的妍虫经过一段时间的繁殖而增加的,说明为害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蛛的虫种类少,数量少,适合做种薯基地。虽然蛛虫种类少且虫口密度低,无传毒桃蛛,但为了提高种薯质量,在7月5日前,原种田喷滋氧化乐果、灭蜗松等药杀蛛虫。根据蛛虫的生活习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
5、防治:①扩繁基地要选择地势高、风速大的空旷地,在1hn内没有马铃薯生产田或其他马铃薯病毒的寄主,防止带病毒財虫迁飞侵染[5]。②及时拔除病、退化株。拔除病、退化株应在苗齐后、7月5日之前进行,每隔7〜10d拔除1次,彻底清除地上部植株和地下部母薯及新生块茎。要将病、退化株小心装入密闭袋中带出繁育地块并掩埋处理,防止扩散蔓延⑹。4参考文献[1]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33-140.[2]周艳丽,杨骥.马铃薯田有翅蜗虫数量消长的研究[J].马铃薯杂志,20
6、04,18(3):267-269.[3]西北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133-134.[1]张广学,李静华,钟铁森,等.马铃薯脱毒种薯原种基地评选条件的研究[J].马铃薯杂志,1993,7(1):11-16.[2]戴兴临,汤洁,张岌,等•江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2):188-190.[3]申俊忠,王洋喜•宕昌县中北部脱毒马铃薯种薯繁殖区传毒蛛虫迁飞及消长规律研究[J].甘肃农业,2011(11):88-8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