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ID:46659069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_第1页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_第2页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_第3页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_第4页
资源描述: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摘要: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大剂量组33例,口服养血清脑颗粒8g,3次/日;常规剂量组31例,口服养血清脑颗粒4引3次/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6.97%优于常规剂量组的83.87%(P〈0・05),在改善眩晕症状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方面,大剂量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o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显著疗效。关键词:椎基

2、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养血清脑颗粒中图分类号:R743R28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6-0533-0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临床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VBI性眩晕病人64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入选标准VBI采用游氏诊断标准:①以眩晕为主诉;②兼有其他脑干一过性缺血症状,如眼部症状(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③有轻微多变的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反射/因反射减弱或消失、调节/辐犊障碍、自发或压迫椎动脉后诱发眼

3、震、阳性病理征等;④病因明确;⑤排除其他疾患所致眩晕,包括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正常。症状学分级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病人眩晕程度的轻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1.2—般资料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64例病人均系我院神经内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大剂量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52〜74)岁,平均64岁;轻度9例,屮度12例,重度12例。常规剂量组31例中,男11例,女20例;年龄(53〜72)岁,平均61岁;轻度7例,中度13例,重度11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眩晕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4、1.3治疗方法两组均服养血清脑颗粒(当归、川茸、口芍、熟地、珍珠母、元胡等,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每袋4g,批号:国药准字Z10960082),大剂量组:每次站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常规剂量组每次4g,每Fl3次,4周为1个疗程。1・4观察指标全部病人均在治疗前后观察眩晕等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1・5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头晕、眩晕等症状减轻,仅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

5、生活及工作受到影响;无效:头晕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1.6症状评分标准制定主要症状分级计分表,根据VBI性眩晕的主要症状,如眩晕、头晕、恶心呕吐、头痛、肢体麻木、颈项不适、健忘的轻重程度不同采用4级计分法,分轻(+)、中(++)、重(++++)、严重(+++++)4级,对难以分级的次要症状,如耳鸣、耳聋、步态不稳、眼球震颤等按有(+)、无(一)计分,每个(+)号计1分,症状消失计0分。1.7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土s)表示,进行Ridit分析。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2.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

6、标比较(见表3)3讨论VBI性眩晕的病因很多,有血管因素包括动脉硬化、动脉狭窄等;血流因素有高血脂、糖尿病、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流动力学因素包括高血压和低血压;其他因素如肥胖、吸烟等。其中血液流体动力学对脑供血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病在祖国医学属眩晕范畴。本病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疗,历代医籍论述颇多。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就有“诸风掉眩,皆属肝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和搏,则为Z旋转等病因”论述。中医理论认为眩晕的发生,属于虚者居多,如阴虚则易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

7、眩晕,临床辨证类型以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较为多见。养血清脑颗粒就是针对眩晕的以上常见临床类型进行组方,方中以当归、川苇、口芍、熟地、珍珠母、元胡等为主药,其中当归、川茸、白芍、熟地为补血圣方四物汤的配伍。当归补血、活血;熟地补血为主;川苇入血分理血中之气;白芍敛阴养血。该方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珍珠母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元胡可活血、行气、止痛。现代药理研究当归及其水溶性成分阿魏酸能抑制血小板释放5—耗色胺(5-HT),后者是血小板聚集的促进剂;阿魏酸也能提高血小板中环磷酸腺甘(cAMP)浓度,抑制血栓素A2(T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