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56372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农村留守儿童应付方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留守儿童应付方式探究【摘要】目的探讨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农村留守儿童的应对特点。方法以自编留守儿童一般情况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为测查工具,对37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对挫折和应激情境以中间型和不成熟型应付方式为主,首选“合理化”、“幻想”、"退避”、“自责”等应付策略;中间型应付方式的使用有年级差异,男女生在成熟型应付方式选择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不成熟型与中间型应付方式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明显;另外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倾向于使用非成熟型应付方式,且表现差异性。结论留守儿童应付方式的选择具有不成熟性,需要给予指导和促进其完善发展。【关键词】留守儿童;应付方式
2、;研究;差异1引言心理学界通常将个体面临压力时,为减轻负面影响,维持心理平衡所做出的认知、行为努力过程称为应付[1]。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不受心理刺激困扰,在困难时期不需要帮助及关怀的人极少。面对同样的精神创伤,有些人能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而有些人则一蹶不振,甚至自杀。心理学认为这主要与每个人不同的心理应付机制有关。为了减轻精神压力对人的损伤,每个人往往会有意或无意的釆取一些心理应付方式。应付方式是在应付过程中继认知评价之后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应付活动❷^[2]。作为个体适应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的中介心理机制,显然只有既能减轻心理紧
3、张,有能适应外界环境才是成熟的应付方式;反之,则是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3],即没有能够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里,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留守儿童作为一种典型的弱势群体,探讨其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所采取的应付方式,对于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以揭示农村留守儿童应付方式的一般特点。2对象与方法2.1对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湖南省的邵阳和浏阳地区选取5所初级中学,抽取初中一年
4、级至三年级各5个班。实际受测样本为804人,剔除乱答题、不完整答题问卷,收回有效问卷为757人,应答率为94%。样本构成:留守儿童为372人,非留守儿童为383人,平均年龄为14.45±1.131岁。在留守儿童中,女生为201人,男生为171人。2.2研究工具2.2.1应付方式问卷[4]由肖计划编制,共62个条目,该量表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等6个因子。根据6个因子在个体身上表现的不同组合形式记分,进一步分为3种应付类型: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不成熟型(自责-幻想-退避)、和混合型(合理化)。该量表适用于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上出痴呆和重性精神
5、病之外的人群,信度在0.62〜0.72之间,是我国使用较为广泛的应激评定量表。2.2.2留守儿童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留守时间等基本信息。2.3调查实施办法及数据处理由研究者和班主任一起在课堂上集中发放试卷,学生根据问卷指导语答卷,答完卷后当场收回。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样本差异的显著性t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3结果3.1被试应付方式测评结果见表1。表1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对各种应付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幻想、合理化、退避、求助、解决问题、和自责。研究者还按照留守时间的长短把留守儿童分成4个不同的类别,即1〜3年的留守、4〜6年的留
6、守、7〜10年留守和10年以上留守。结果发现不管留守时间的长短,留守儿童以“中间型”和“不成熟型”应付方式为主。3.2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对应付方式选择的差异性t检验结果表明:“成熟型”应付方式(t二❷2.504❷,P=0.01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