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55628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无序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无序性探究摘要:在国家倡导的建立包容性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仅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无序性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若干控制措施。关键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无序性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城乡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这个矛盾的直接结果。但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地域、时间和结构上存在严重的无序性,这造成了外出从业者个人转移成本、公司用工成本和社会成本等的极大浪费。二、对农村剩余劳
2、动力转移无序性的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就业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很不合理,具体是指其转移在空间、时间和结构上存在无序性,表现如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空间上的无序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空间上的无序性主要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农民进城务工的信息来源十分有限,主要是通过熟识的人介绍。2006年农业部抽样资料显示政府组织的人数只占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4.2%,另外95.8%的外出务工劳动力是靠亲属介绍或自发外出[1]。这就导
3、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倾向于沿着历史路径转移,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农村外出从业者倾向于去大中城市寻求务工机会,过多的劳动力追求有限的劳动岗位,致使农村外出从业者的工资长期处于低水平。相反,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城市和乡镇,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也十分严重。(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时间上的无序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时间上的无序性主要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和回乡时间的随意性。农民外出务工的行为很容易受预期的影响。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农村外出从业者当中形成了“外出务工难”的预期,于是他们宁愿选择留在本地,而不是继续去外面找工作。但这个预期高
4、估了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东南沿海许多中小企业由出口转为内销,依然接到很多订单,却因为缺少劳动力而无法满负荷生产,出现严重的''民工荒”。[3]这与之前我国一度出现的"民工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结构上的无序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结构上的无序性主要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结构比例失调,造成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不均衡。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主要数据显示,农村外出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绝大部分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达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90%,有一定技能的劳工在所有外出从业人员中占的比例
5、太小,导致他们在工资较低的、简单的体力工作上过度竞争,相反,工资相对较高、要求工人有一定技能的工作却很少有人能胜任,而这正是企业最需要的。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优化措施探讨基于上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无序性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优化措施:(一)增强劳动力市场信息透明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所以在地域上和时间上存在无序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外出从业者不能够掌握劳动力市场信息导致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增强剩余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透明度,让所有外出从业者都能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在外出务
6、工路径上做出理性的选择。一方面,各级公共职介机构要充分发挥其信息主渠道作用,广泛收集用工需求信息,并按照单位地址、职位性质等信息分类整理、存档。然后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农村外出从业者发布劳动力需求信息,将用工信息全面、及时、准确的传递到农村,农村外出从业者将根据这些信息合理的选择外出务工的路径,减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无序性。另一方面,劳动力中介组织是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网络的重要组织形式。劳动力中介组织的盈利性,他们更具有挖掘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动力,为农村外出从业者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经济主
7、体创办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建立系统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和安排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二)加强对农村外出从业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我国农村外出从业者中90%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劳动者,不具备现代化生产过程对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求。这是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供需结构上无序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农村外出从业者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有序化的根本措施。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在提高农村外出从业者职业技能方面还需要加强控制和引导。我国初中以后的教育体制过于单一,
8、职业技能教育相对较弱,导致大部分未考上高中的以及高中毕业未能顺利升学的农村青年在进入社会之前从未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很难及时满足企业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强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按照社会需求培养各种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