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SR标记探究几个玉米改良系类群划分

利用SSR标记探究几个玉米改良系类群划分

ID:46654585

大小:7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利用SSR标记探究几个玉米改良系类群划分_第1页
利用SSR标记探究几个玉米改良系类群划分_第2页
利用SSR标记探究几个玉米改良系类群划分_第3页
利用SSR标记探究几个玉米改良系类群划分_第4页
利用SSR标记探究几个玉米改良系类群划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用SSR标记探究几个玉米改良系类群划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用SSR标记探究几个玉米改良系类群划分摘要:利用SSR标记从分子水平上对来源于先玉335杂交种、6WCX郑58和PH6WCX郑58XE003基础群的4个改良系以及13个国内骨干自交系,进行遗传关系类群划分。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个自交系可划分4类群,第I类群为Reid群,改良系J1207、J1401、8W131、J2067均属于Reid群,B73、6WC、掖478亦属此群;第II类群包括两个亚群:丹340、8F1658属旅大红骨亚群,齐319、J666属PN亚群;第III类群是No-Reid群,包括Mol7、B1M、4CV;第IV类群是塘四

2、平头群,包括黄早四、昌7-2。关键词:玉米;改良系;SSR标记;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8-17-2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6030)玉米育种主要利用杂种优势,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准确划分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合理确立,是选育优良组合的前提[1]。通过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选育出的新自交系[2],要进一步利用,就必须进行种质类群的划分。育种者对杂种优势类群和杂优模式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过系统研究[3],其中SSR标记技术是一种较为简单快捷的方法[4]。本试验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改良

3、系(是对国外种质与国内种质在本地生态环境下的种质改良选育出的,其中J1207、J1401来自先玉335杂交种,8W131来自6WCX郑58基础群,J2067来自PH6WCX郑58XE003基础群)及13个国内骨干自交系进行遗传分析,估算遗传距离,划分杂种优势类群、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行性,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指导如何利用外引玉米材料选育改良优良自交系,组配强优势组合。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选用的17份玉米自交系材料,其名称、来源及编号见表lo1.2实验方法1.2.1基因组DNA提取玉米材料基因组DNA提取参照Rogers的CTAB提取法

4、[5]。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根据0D值测定DNA浓度,把DNA浓度统一调至10ng/L备用。1.2.2SSR分析SSR引物是选用分布于玉米10对染色体上的20对SSR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PCR总反应体系为20ul,包括说上下游引物各0.125ul,10XBuffer(含Mg2+)2ul,Tag酶0.2ul,4种dNTP共1.2ul,DNA模板2ul,不足部分由ddH20补充。热循环反应过程包括:94°C模板DNA预变2min,1个循环;94°C模板DNA变性30sec,58°C引物与模板靶位点结合lmin,72。(2引物沿模板延伸lmin,共35个循环;

5、最后在72°C延伸5min,4°C保存。PCR扩增产物用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在1XTBE缓冲液中电泳,80W恒功率2h,银染检测。1.3数据统计分析根据SSR扩增结果,在相同迁移位置有带记为1,无带记为0,缺失记为9,建立数据库。聚类距离按Nei和Li的方法[6],计算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和遗传距离(GD)o利用DPS统计软件[7],采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状图。2结果与分析2.117份玉米自交系SSR标记遗传距离分析20对SSR引物在17份米自交系间进行SSR检测,一共有16对引物扩增出了产物,扩增效果良好,如图1、

6、图2。16对引物共检测出67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均能测出3〜6个等位基因,平均为4.19个。根据SSR扩增结果得出的数据,计算17份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196〜0.747,平均值为0.69。其中,遗传距离最小的是郑58与改良系8W131,仅为0.196;其次为改良系J1207与6WC,遗传距离是0.235;第三为改良系J2067与郑58,遗传距离是0.298,第四为改良系J1401与6WC,遗传距离是0.301o2.217份玉米自交系聚类分析根据遗传距离矩阵,应用类平均法(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17份玉米

7、自交系的聚类分析图(图3)。根据SSR聚类树形图,可看出,以遗传距离0.70为标准,可将17份玉米自交系划分4大类群:第I类群统称为Reid群,包括8个自交系,可细化为两个亚群:第一个亚群是以B73为代表的Reid群,6WC、J1207、J1401属于这个亚群;第二个亚群是以掖478为代表的改良Reid群,郑58、J2067、8W131属于这个亚群。第II类群有8个自交系,包括两个亚群:丹340、8F1658属于第一个亚群旅大红骨类群,齐319和J666属于第二个亚群PN类群。第III类群是No-Reid群,包括3个自交系,分别是Mol7、B1M、4C

8、Vo第IV类群是塘四平头类群,黄早四和昌7-2属于这一类群。3结论与讨论国内外育种家普遍采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