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482
大小:5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8-06
《苏轼“雅谑”审美分析【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20届)苏轼“雅谑”审美分析专业:汉语言文学[摘要]苏轼之所以被广大社会的各阶层人民喜欢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他善雅谑。而他的雅谑不仅反映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而且深深的融入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中。他的雅谑不仅表现在纯娱乐式的交流,更多的是用幽默诙谐幽默的手法传递着耐人寻味的哲理,感人至深的真情,独特的玩趣等等。苏轼文学创作中所体现的雅谑特色与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思想洗礼、坎坷遭遇、乐天本性、前人影响等是密不可分的。[关键词]苏轼雅谑表现成因导言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他几乎是个全才,在诗、文、词、画、书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明代著名
2、文学家袁中道对苏轼极为推崇。他把宋元以来散见于各种杂史笔记中有关苏轼的遗闻轶事收集起来,编次成册,并在序中写道:“子瞻本传所载者,皆立朝大节,然观人者,其神情正在颦笑无心之际。都中无事,乃取其散见者,都为一本,使其老少行中,一览便尽知耳,其潇洒之趣,大约可见矣”[1]。可以看出,袁中道收集苏轼遗闻轶事,乃是有感于正史中苏轼本传只反映了他的生平大事,而不足以表现其整个人生。他认为通过“颦笑无心之际”的生活细节,更能把握和认识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和丰满形象,这实在是精辟之论。是的,对于苏轼来说,无论具体评价如何,不讲其作品的雅谑风趣,恐怕不能全面的反映苏轼的全部面貌。
3、他的诗、词、文、轶事充满了雅谑。无论他是在朝为官,还是远游天涯,甚至是被贬流落之际,他都能善于运用雅谑这种力量,抛洒自己的才气和智慧。那么,什么是“雅谑”?“谑”就是开玩笑,《诗经》有云“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又云“谑而不虐”,意思就是说善于开玩笑,但不使人难受。雅谑,顾名思义就是文明的、不粗俗的玩笑。然而在苏轼作品中反映出来的“雅谑”却并不这么简单。苏轼作品中的“雅谑”展现着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与众不同艺术方法。“雅”代表的是是广博的知识、惊人的才学,而“谑”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开玩笑,更多是的坎坷遭遇中的悲愤加上苦难挫折后的幽默,是坎坷造就了悲愤,更是苦难
4、激发了幽默,这是一种悲剧感的幽默。雅谑是幽默的一种。雅谑之于幽默,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雅谑出于幽默,而又高于幽默。幽默是智慧与意味的结合,能博人一笑,或微笑或开怀;而雅谑在智慧和意味之外还存有一分尖锐,它也能博人一笑,但只能是微笑,甚至让你笑不出来,雅谑的背后隐藏着情思和智慧、愠怒和豁达,它是一种失望后的愤怒,但不是绝望,它是一种宽容的希望,它是一种轻松的讽刺,不动声色却又一语中的。雅谑的精神内核是于曲折中见深刻,在随意中看情怀,一针见血又怨而不怒。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要成就雅谑,不能缺少的是杰出的才华,苦难的遭遇,旷达的性格,忠君爱民、正直宽容的心。
5、纵观古今,除了苏东坡,又有谁能将这些完美地结合起来呢?所以,雅谑在苏东坡的文学创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表现(一)理趣苏轼一生习得儒、道、释三家哲学思想,并且将它们融会贯通充溢于其文学创作中。尤其令人传道的是其小品文中往往寓庄于谐,把深刻严肃的内容包含于“谑“中,用诙谐的笔调,让人们在笑声中感悟出一些人生哲理。如《黠鼠赋》中,描写了一只被困于空橐之中,因为橐坚不可摧,老鼠竟然先狡猾地弄出声音引人来,继而装死不动,然后乘人惊愕不备之时,一下子蹿出橐中逃跑了,好狡猾的老鼠!人们在笑谈之余也会不由得生出感慨: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做事如果“不一于汝,而二于物”,“一鼠之啮
6、而为之变也”,“能碎千金,不能无失声于破斧;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苏轼用这种幽默风趣的寓言形式,把这番触及“道”的认识表达的相当透彻。在他的诗词中也不乏寓哲理于“雅谑”的佳作。如《定风波/途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象一下,在某个天高气朗的早晨,几个朋友相约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
7、慢慢的走着,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他肯定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是一种境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一种境界;不过现实中很少有人象东坡那样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其实,这才是生命最高的境界,这是用充满洞察力目光蔑视困境时才能拥有的趣味!风雨一肩的人,谅必早已听到人类心灵深处的声声喊叫,他们不理会那些消闲式的理论、酒足饭饱的琐议和自视清高的空谈。回首向来萧瑟处,人类伟大心灵一直在艰苦跋涉。因疲劳显得沉寂,他往往不动声色,没有狂歌,没有狂喜,没有狂悲。(二)情趣1.谑人(1)友情东坡“长于趣
8、”(刘熙载《艺概》),又笃于情,自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