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包风险及规避探究

企业外包风险及规避探究

ID:46630303

大小:8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26

上传者:U-7604
企业外包风险及规避探究_第1页
企业外包风险及规避探究_第2页
企业外包风险及规避探究_第3页
企业外包风险及规避探究_第4页
企业外包风险及规避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外包风险及规避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企业外包风险及规避探究摘要:企业外包后,与外包商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业务关系网络,大体上可以归为完全市场型关系、中间合作型关系、企业内包型关系,由此引致了程度不等的关系风险。为有效规避这些风险,发包企业应该根据风险大小选择合适的外包关系网络类型、增加网络关系间的直接往来以发挥强连带优势、缩短网络距离以增强信息传递与跟踪效果、运用关系性契约以加强双方利益约束。关键词:网络;企业外包;风险;规避中图分类号:F25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2-0039-06一、引言根据哈默尔(Gary.Hamel)和普拉哈拉德(C.K.Praharad)的观点,企业外包(Outsourcing)是指企业将内部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部分或者完全交给企业外部的其他更有效率的企业承做,其目的主要有:(1)使发包企业可以更加专业地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或者更有价值的业务,提高单位资本的边际收益和产品与服务品质;(2)将最没有把握的部分交给其他更专业的企业经营,既可减少本企业的负担,又可以通过外包获取更好的业务部分,提高发包企业的整体运营水平;(3)有利于发包企业轻装、敏捷 地应对日趋复杂、变化迅速的时代,增强竞争水平。也正因如此,自从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1994)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后,全球的企业外包市场迅速膨胀,据DIC统计,1998年全球外包服务方面的开支为990亿美元,2002年达到2000亿美元,据了解,国际项目的外包市场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1](P249)O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估计,未来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2004年、2005年总值已经分别达到3000亿美元和5850亿美元,2007年总值达到1.2万亿美元[2]。美国Gartner咨询公司预测,中国的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也将从2005年的45.48亿美元发展到2009年的79.46亿美元,蕴藏着极大的发展空间。显然,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发展服务外包的潜力巨大(何骏,2008)[3]。目前,企业甚至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形成“标准交易高速路”,使外包走得更远,进而全面推进企业和产业结构的发展。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詹姆斯•奎因认为,外包已成为推动本世纪企业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企业一旦将内部业务外包出去,就与外包商产生了程度不同、形式各异的业务关系,该关系因外包商控制力的逐渐增强以及发包商驾御力的式微而变得不对称起来,不确定性的增加会使发包企业与外包商的关系风险加剧(冯巧根,2002)[4]。特别是随着外包市场二级、三级化发展, 外包商的层层发包,使得发包企业的发包业务距离自己越来越远,与各外包商的关系因网络扩增而愈加复杂化,外包企业对业务的控制力急剧减弱,出现所谓“尾大不掉”的局面,稍有不慎,不仅使外包关系破裂,而且影响了自身的整体发展战略。根据邓百氏集团的调查结果,每年大约有25%的外包合同破裂,大约有50%的外包合同在头五年之内就遭到失败[ll(P163)o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发包企业与外包企业之间的关系网络角度,探讨两者的关系类型、关系风险实质以及如何规避这种风险,以提高发包企业驾驭外包市场的能力,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二、企业的关系本质与外包网络关系类型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选择内部科层还是外部市场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取决于企业在内部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与通过市场交易发生费用的大小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企业进行外部的市场交易将更有利,否则当以内部组织生产为宜。而新经济社会学家以镶嵌视角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本质观,著名的新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Granovetter,1973)认为,市场或者公司的高度秩序化与失序,都将取决于公司间及公司内个人关系及关系网络的性质,一笔交易留在市场或垂直整合进企业内部,将根据交易的公司间关系而 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交易的公司间因缺少社会网或者关系网而导致冲突、失序、机会主义或欺诈时,交易成本增加,交易就有整合进公司的压力,反之,若存在一个稳定的关系网络来处理复杂的交易并产生了公司间标准的行为模式,这样的压力就不再存在了[5](P27)。根据新经济社会学家对企业关系本质的论述以及外包商与发包商之间的交易关系紧密程度,我们将企业发包商与外包商的外包业务网络关系划分为以下三大类:完全市场型关系、中间合作型关系、企业内包型关系(如图1所示)。完全市场型关系是指企业从众多有实力的外包商中“自由”挑选外包对象并与之进行交易的关系,该关系发展的前提是:外包市场比较发达,制度比较规范,建立和管理市场型关系的成本最低,相关的业务往来也比较简单直接。变更合作对象后,企业的转换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任何影响,因此,双方关系的紧密程度最低,该关系类型较少。中间合作型关系是指企业与某一个或多个外包商通过“多次”的市场交易所形成的一种业务往来稳定、双方关系紧密的合作型网络市场关系,该关系类型常常涉及一些于发包企业而言比较重要的业务,为建立此类关系,双方交往比较频繁,且都需要一定的专用性投资与管理,相互依赖较强,关系比较密切,是目前发包企业最常采取的一种市场关系类型,其中又可根据双方的关系紧密 性演变出各种关系类型,诸如刘东2003)所指的虚拟企业、准一体化、企业集团、战略联盟等合作形式[6],或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1988)在论述关系契约时指出的“混合模式”[7](P69)。企业内包型关系是指将原来企业的多元部分操作整合进一个中心但是该部分实行独立核算的一种新型外包关系[1](P88)o根据Chisolm(1998)的观点,它是一种内部市场型关系网络,由各独立主体通过业务发生关系往来。比如,ABB公司的50个世界性业务是由1200家公司组成的,这些公司由4500个利润中心组成,各个利润中心之间相互发生业务往来⑻(P157-159)o内包(Insourcing)有以下一些特点:说是外包,企业又对其进行大量的财务投入与战略控制,可以避开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说是内包,其实质又是外包,该部分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只不过要服从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由此可见,内包关系实际上类似于企业内部的一种业务单元之间的关系,与企业的关系最紧密,交易风险最小,不过其管理成本相对其他两类关系最高。三、外包关系链网延伸及其风险(%1)外包关系链网延伸如上所述,企业将一些业务外包出去以后,立即就同外包方,也即下包方(subcontractor)[9]产生了一种业务关系,形成一定的关系网络,随着二级外包商、三级外包商、中介商等市场主体的介入,以发包企业为核心的一个非常庞大的外包业务关系网络系统便交错形成(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发包企业既与一级外包商发生直接业 务关系,也同二级外包商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发包企业的收益既要受到一级外包企业的影响,也受二级外包企业的影响,还受一、二级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被链接的下包企业越多,整个企业外包关系网络越复杂,彼此受影响的程度越深,发包企业的收益就越难确保。如果再加上别的中介商,由此构成的外包关系网络变得更为错综而复杂,发包企业的驾驭力将更为微弱。其中任何一根链条两端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将使整个网络格局产生波动,使整个网络系统功能受限。为了管理众多的下包企业,克服网络膨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发包企业出现将二级下包企业归口到一级下包企业的集中化管理趋势,也就是所谓的集群式管理,包括戴姆勒-奔弛公司的供应关系重组,以及雷诺、宝马、福特等欧美大型汽车企业,均采取了这种集中式管理模式,以缩短关系链条,明晰彼此关系责任。(二)外包关系网络收益模型如果发包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的发包收益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网络存在一定的函数相关关系的话,根据它们的关系特点,我们可以推知该函数是一个如图3所示的非线性函数。在图3中,纵轴□表示企业外包收益,横轴x表示外包商参与外包业务的关系网络层次与关系幅度,即关系网络复杂性。随着各种业务的外包,外包商特别是那些专业性强、信 誉度高的外包商加入,发包企业集中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使企业整体收益增加。但是,随着外包的进一步拓展,加入的外包商增多,外包网络层级延长,网络幅度扩大,以发包企业为核心的网络层次急剧膨胀,发包企业不仅与下包企业发生直接的关系也发生间接的关系,各下包企业之间也存在复杂的交错业务关系,它们都对发包企业的利益产生影响。网络的扩大,网络之间矛盾的增加,导致某些网络关系对整个网络系统运转造成了一定的负向影响,使发包企业的整体驾驭力减弱,其收益特别是外包收益在达到一个高峰后便开始下降,最后出现严重削弱发包企业总体收益的情况。(三)外包关系网络的风险表现随着业务外包,发包方与接包方之间形成了既对立又合作的合作伙伴关系。张钢等学者(2005)认为,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一个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构筑的关系网……因而,也意味着伙伴关系中的核心风险是"关系风险”,他们认为关系风险主要缘于:目标的非相容性;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文化的非相容性;对关系的报偿或惩罚的不公平期望[8](P15)o结合新制度经济学与新经济社会学关于企业本质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将业务外包出去,通过市场网络开展其经济活动,将面临着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所谓的一系列交易成本:调查、谈判、契约、合同修改……尽管企业之间可以通过良好的社会关系予以调节,使这样的交易成本降低 到外包业务继续维持在市场网络中进行的程度,但是,由于产生交易成本的一些根本原因未得到彻底解决,交易成本和网络交易风险仍时刻威胁着发包企业。在对交易费用经济学发展的进一步研究中,威廉姆森认为坚持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假定是研究组织的深层次条件[7](P64-65),而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Demsetz)认为,信息成本在交易成本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且更加根本[10]。在信息成本中,绝大部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引致,因此,根据交易费用经济学,企业将业务一外包出去就面临相应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信息不对称的威胁,从而产生一系列风险。下面结合外包企业关系网络运行的具体情况对这些根本性风险做一简单分析:1.机会主义风险。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不完美,人们常在私利的怂恿下表现出种种利己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所有外包者与发包者之间的关系中,其机会主义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合同不规范和发包企业的监督不足进行偷工减料。(2)在发包商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外包的业务转发包给资质远不如己的第三者或者别的外包商。(3)寻找各种借口不及时交货。(4)无视合同约束,单方面擅自提高价格,使发包企业的成本增加。(5)趁“虚”而入,胡乱敷衍。所谓虚,是指发包企业为了卸掉自己不擅长的问题业务发包给专业外包商所留下的空隙,外包商常利用发包企业的 不知情而马虎应对。其中最大的机会主义根源就是外包方利用发包方对自己的高度依赖而采取以上种种行为,如果没有完备的制度和规范约束,上述机会主义行为将更加变本加厉。因为外包方清楚,即便发包企业可以更换外包方,但是,实施的过程可能非常复杂,而且,由于路径依赖性,使得转换外包方更不可能。2.信息不对称风险。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双方目的不一样。发包方为了集中于核心业务,提高单位投入的边际收益,常将非核心业务与低利润业务发包出去,或者将自己最不擅长的业务发包出去,通过专业化外包,获取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希望外包商能为自身投入专用性资产以增强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以追求高利润、高品质与强竞争。而外包企业为了寻求规模经济与自己的利益,常常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与标准化生产,忽视发包企业的外包需求,该类信息常常难以沟通与传达。(2)对发包业务信息的掌握程度不一。业务一旦发包出去,发包方就不能似以前一样在内部进行精确控制,尤其是对那些问题业务,自身在企业内部都难以控制,发包出去后,则更难以控制,而承包商则相对比较熟悉。(3)外包商的故意隐藏。由于外包企业的机会主义追求,他们常故意隐藏一些本应该主动公开的信息,包括自己的资质、财务、信誉、业务进展情况等信息,增加了发包企业对其发包业务信息的了解与驾 御难度。(4)网距扩大导致信息通路困难。发包企业发包其外包业务后,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外包方可能会在自己产能不足或者投机思想作怪下继续向二级、三级外包企业发包出去,使被发包业务距离发包企业越来越远,加上互联技术的运用,该倾向更加突出,如果发包企业缺乏一套完善的信息追踪与沟通制度,彼此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将更加突出。3•有限理性风险。由于外包商的能力限制,他们在执行外包业务时存在比较严重的有限性倾向,包括外包商对外包要求的正确理解能力、内部管理能力、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预见未来发展的能力等。即使双方在合同中签定了相当详细的条款,但是,因为这些能力的限制,外包商执行外包业务很不彻底,经常出现双方扯皮的情况。四、企业外包关系网络发展中的关系风险规避(%1)根据风险大小选择合适的外包关系网络类型企业发包后,其风险随之出现,外包业务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为了防止风险,减少不确定性,发包企业将逐渐拓展与外包商的关系往来,包括扩大对外包企业的下包业务量,以帮助外包商扩大经营,分摊运营成本,提高技术含量与产品品质;还包括与外包企业之间的技术、业务、人员的互渗;甚至包括两者间的密切人际关系往来。彼此关系越深入,发包企业规避关系风险的能力越强。但是,这类关系的往来与深化,需要投入相应的关系资本,增加企业财务负担, 而且因专用性资产的形成,容易导致沉没成本的出现,如果这种专用性投入产生的收益不足以弥补付出,这种关系投入与选择就得不偿失,所以,发包企业在选择外包业务关系时,既要考虑克服外包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又要考虑两者的关系专用性资产投入导致的资本沉没。笔者根据发包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的不确定性与关系资产的专用性,结合发包企业与外包企业的关系网络类型,描绘了如图4所示的发包企业的关系类型选择。图4中实格部分描述上文所述三大关系类型在双方关系不确定性与资产专用性情境下的市场位置,其他空格位置表示三大关系类型以外的其他网络关系类型。(二)增加网络关系直接往来,发挥强连带优势外包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的关系连带越强,互相了解程度越深,对双方意图的掌握越透彻,执行外包也越彻底。而且彼此关系愈紧密,相互信任感越强,合作的风险愈少。即使发生了一定的问题,比如交货延迟、交货有瑕疵、发生亏损等,双方也会保持善意(goodw订1)(dore,1992),共同度过难关,而不是互相扯皮,甚至付诸法律等手段。格氏认为“认识时间的长短、互动的频率、亲密性及互惠性服务的内容”四方面规定对人际关系连带强度有直接相关的影响(1973)[5](P69)O笔者以为这些规定也适合企业之间关系连带强度的发展,因为,企业之间的关系操作均为双方人员所为,为了增加双方关系连带强度,首要的是增加彼此的接 触频率、增强双方的关系亲密性,间接的、远距离的往来难以深入发展彼此关系,因此,除非有特殊的要求,笔者主张发包企业在选择外包商时应以地理距离自己最近为宜,最好选择那些有产业集群的地区或城市开展直接业务往来,尽量减少业务的间接性。这样可以便利企业之间与人员之间的直接交往、亲密接触与人情往来,缩短企业间实际的和心理的距离,一定程度地规避机会主义,利于彼此关系的健康深入发展。按照小世界原理(small-worldmechanism),一个人在某一个地区的关系网络距离将是相当有限的,米尔葛兰姆(M订gram)和他的同事在小世界实验中发现,一个地区的人际网络距离平均值为5人〜8人,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只要通过5人〜8人的距离就可以达到相互连接的目的[5](P79)o因此,位处同一地区的双方企业人员互相见面的可能性与机会相当大。“在日本,……在下班后的酒吧或夜生活俱乐部里,重要的个人接触在此建立并渐渐获得滋润成长。一旦这些关系被建立,它们是不容易破裂的……”,马克•格兰诺维特指出,我们四周总围绕的证据显示,商业关系和社会关系密不可分,……众所周知,不论大小的很多公司其指挥系统是相互牵连的,所以公司主管们也有着紧密的人际关系,而且,与交易有涉的任何一层都会有关系[5](P18)。因此,友谊与长期的个人或业务关系在任何地方均将影响商业关系。 (%1)缩短网络距离,增强信息传达效果乔哈(joneandhararyetc,1965:159)等人指出,“由于每一个传播行为所要负担的成本和信息扭曲的因素,使得U要和V沟通将随着距离增加而越难实现,假设V并未处在这个临界距离之内,那它将不会收到来自U产生的信息”[5](P64)°很显然,发包企业距离自己的业务网络越远,信息传递的路径也将变长,产生信息盲区以及信息被扭曲的可能性愈大,对发包企业愈不利。目前,许多企业在发包时将以前较长的业务网络予以归口集中,他们只与那些距离自己较近的一级外包商或者外包中介商发生业务往来,以加强业务单位之间近距离的信息传递与及时沟通,减少绕级外包或者远距离外包所带来的信息传输失真与中断,增强对外包业务的驾御能力,以提髙合作者的利益。(%1)运用关系性契约,加强双方利益约束在发包企业业务时,发包方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发包目的与外包方的利益需求,不能将业务包随便发包出去,即便是有问题的业务,也应该将之视为产生利益的价值环节,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由'‘业务包”向'‘价值包”的转变。而外包商亦要明确发包企业的利益需求与自己的利益所在,要有双赢的思想观念准备,只有满足了发包企业的发包业务需求,自己的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为了防止机会主义带来的损害,双方应该加强彼此关系往来,增强关系连带效应,提高关系 声誉,增加双方关系破坏导致的心理负荷与利益损害。此时,声誉充分发挥其约束机制(克雷普斯,D.Kreps,1984)[11],因为它成为了一种识别标志,是一种特殊的专用性信息(钱颖一,1989)[12](P9-10),类似于威廉姆森所说的专用性资产(王京安,2006)[13]o于是,双方可以在制度性契约的基础上通过关系专用性资产加强关系制约,架构一个内外钳制的约束体系,将风险降到最低,以形成真正的利益互存格局。五、总结目前,企业外包方兴未艾,它对人类的生产、组织方式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管理好发包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的关系,规避它们之间的关系风险,促使外包走得更远,不仅学术界而且企业界都应该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发包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外包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外包业务合作关系网络类型,针对外包所出现的关系网络风险,发包企业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区域集中的外包商,减少间接发包,增进彼此的直接接触与人情往来,加强沟通,建立信息跟踪制度,与外包商深化各种关系包括社会人际关系,运用制度性契约与关系性契约的双重制约,尽最大可能降低风险,达到利益共享。参考文献: [1]【英】伊恩•本吉尔•珀斯•外包制胜-利用外部资源提高竞争优势[M]•陈瑟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2006[EB/OL].http//www.省略,2006-09-12.[3]何骏•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全面透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7):111.[4]冯巧根•论业务外包中的风险防范[J]•中国流通经济,2002,(6):38.[5]【美】马克.格兰诺维.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罗家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刘东,等•企业网络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威廉姆森•经济组织的逻辑[A]•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一一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64-69.[8]张钢,等•企业组织网络化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9]【日】西口敏宏•战略性外包的演化[M].范建亭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0]哈罗德•德姆塞茨•企业理论再考察[A].(美)威廉姆森,(美)温特主编•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 [C].姚海鑫,邢源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59.[1]D.Kreps.CorporateCultureandEconomicTheory[M].mimeo,GraduateSchoolofBusiness,StanfordUniversity,1984.[2]钱颖一.企业理论[A]•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30.[3]王京安.企业规模决定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2.责任编辑:艾岚责任校对:武占江ResearchofControllingtheRiskoftheEnterprisesOutsourcingHuangJiangquan,CaiGerinv(EconomicManagementCollege,HuazhongAgricultureUniversity,Wuhan430070,China)Abstract:Afteroutsourcing,enterprisesdevelopallkindsofnetworkrelationswithcontractors.Onthewhole,theserelationscanbeclassifiedasafullmarket—basedrelations,middle-cooperativerelationsandenterprise-insourcingrelations,thengiverisetosomerela.tionrisks.Inordertoeffectivelyavoidtheserisks,accordingtotherisk,enterprisesshould choosetherighttypeofnetworkoutsourcingrelationship,increasethedirectcontactsbetweenthenetworkrelationshipstoplayastrongrelatedadvantage,shortenthenetworkdistancetoenhanceinformationtransmissingandtrackingresults,utilizetherelationshipcontractstostrengthenthecontrolofrelationshiprisk.Keywords:networks;enterpriseoutsourcing;risk;avoidin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