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及治疗

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及治疗

ID:46611845

大小:7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及治疗_第1页
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及治疗_第2页
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及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及治疗作者:杨敬芳,王悦单位: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摘要】目的监测1CU内鲍曼不动杆菌(AB)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冋顾性调查分析ICU内151例患者分离的98株AB的耐药率。结果AB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在50%以上,对头他哌酮/舒巴坦较每攵感,耐药率为12.24%,其次是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25.51%O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显著升高,已分别达40.81%和48.98%o结论对多重耐药AB感染的患者应以头抱哌酮/舒巴坦作为一线跖物,病情严重尤其是全耐药时可联合

2、应用亚胺培南。【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治疗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AB)^-*种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人的体表及上呼吸道,在引起医院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1]。近年,AB引起的医院感染逐年增多,H具佇多重耐药性,尤其在ICU这种情况更加突出。由于ICU患者基础疾病重,高龄患者多,侵袭性诊疗措施频繁,H患者多伴有免疫功能紊乱,故感染病死率高。本研究对我院内科ICU、外科ICU和急诊科ICU患者的各种标本分离的AB98株进行药敏实验,并对药敏结果及感染的危险性进行分析。1对象与

3、方法1.1研究对象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入住ICU感染的患者述行回顾性研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调查对象一旦出现感染或可疑感染症状、体征,即按要求采集相应部位的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1.2细菌鉴定所有标木均接种血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和沙氏培养基,35°C培养18〜24h,采用API细菌鉴定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剔除同一患者的相同部位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同一患者只取第一次分离菌株。1.3药敏试验采川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断参照CLSI/NCCLS标准执行。1.4药敏纸片庆大霉素、

4、阿米R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砲他喘、头彻比胯、氨节西林/舒巴坦、头砲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I坐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为英国0XI0D公司产品。1.5质控菌株人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2结果本研究冋顾性分析内科ICU、外科ICU和急诊科ICU患者共计151例,基础疾患以脑出血居多,24例,占15.9%,其次是肺心病呼吸衰竭(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7例)和糖尿病(17例),分别占13.2%、11.3%和11.3%。见表1。表1ICU患者的基础疾病AB对临床常川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在50%以

5、上,对头葩哌酮/舒巴坦较敏感,耐药率为12.24%,其次是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25.51%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显著升高,已分别达40.81%和48.98%o见表2。表2AB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约性3讨论ICU患者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索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措施,患者标木屮分离的AB对常川抗菌药物耐药严垂,甚至出现多重耐药。汪复[2]细菌耐药监测的数据表明,多数I矢院出现了对CLSI2008年推荐的全部测试药(不包括多年菌素)耐药的AB泛耐株。本研究结果显示,AB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大多耐药,耐药率多在50%以上,对头他哌酮/舒

6、巴坦和左氧氟沙星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12.24%和25.5l%o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高达40.81%和48.98%,与国内的细菌监测结果人致相同[2]。AB是人体的共生菌,对于健康人,皮肤的携带率为25%〜40%,对于住院患者,其携带率可高达75%,7%的人群间歇带菌,也可从痰、尿液、大便和阴道分离出该菌[3]。造成长期带菌的危险因素有长期卧床、患者的功能状态、入院时神志不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长期携带的AB來口医院感染,尤其是ICU患者,可携带42个刀之久,并口.可将携带的AB传染给其他人群或环境,可造成更大规模的医院感

7、染。近年多重耐药的AB逐年升高,所谓多重耐药AB是指AB至少刈•三类抗生素耐药,包括青霉素类、头抱菌索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氨基糖甘类和氟座诺酮类,但可以对阿米卡星、氨节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米诺环素散感。研究显示,AB高水平的碳青酶烯类耐药与OXA23有关[4],OXA40的产生和外膜蛋白的表达下降也可使AB对碳青酶烯类耐跖[5]。另外,IMP8型金属酶、PER1型ESBL、质粒介导的AmpC酶和TEM1酶也与AB的泛耐药有关。多重耐药AB的人量出现,使该菌对一线药物碳青酶烯类抗生索的耐药率从20%上升至46%〜54%1

8、6],致使抗感染治疗的可选择的药物极为有限,其至需要使用毒性很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