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87966
大小: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5
《“感悟大自然”话题作文写作指导下学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感悟大自然”话题作文写作指导一、训练文题我们生活在大口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小,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人H然”为话题,日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二、训练主项1.提高想象联想能力(突出“构思精巧”和“有个性特征”)2.提高综合运用表达方式的能力三、训练要点1.增强“开合”能力(既要放得开,又要合得拢)2.增强“选择”能力(什么方面,什么方式,什么方法)四、指导要点(一)“化一为万”所谓“化一为万”,是指打开思路,多角度观察和立意
2、。“感悟大白然”的话题是相当宽泛的,给我们提供了神驰遐想的广阔空间。我们要善于从虚到实,化概念为万彖。“大口然”仅仅是一个概念,如果我们从概念出发,当然打不开思、路,导致千篇一律去写“要保护自然坏境”“要改造大白然”等等。当然,这些立意本身很好,但是从拓开思路的角度说,就不能不说局限性很大。怎样才能打开思路,出现片彩纷呈的局而呢?那就要“化概念为万象”,然后“万中取一”。要在眼前呈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让大自然的万千景象奔涌眼底,这样才能让思维的触角多方接触,给写作提供无限契机。不要静止地观察,要动态地观察和感知,要感受到大自然的牛•命,和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
3、的火花。例如,水有千变万化,山有奇崛险怪,树有万种风情,云有千姿百态。夜望星空,慨叹宁宙之广阔深邃,感悟“吾主也有涯知也无涯”,哪怕只写流星,也会想到“不要追求短暂的闪光,而要追求永恒的光辉”;静听虫鸣,惊叹世界奇妙多彩,感悟生命的无穷力虽,哪怕只写蝉鸣,也会感悟“四年的黑暗劳作,才有短短一个月的欢唱”:走进森林,感知物种的丰富多样,感悟壯界的多样性和人类应有的位置,哪怕只写小草,也会感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乂生”;浮游大海,感受大海的宽阔胸怀,感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哪怕只写涛声,也会慨叹“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木色”。雨中行,感受一份泗脱和生活的悄趣,感悟生
4、活不能总是死死板板,还有另外一种活法;云小游,感受未曾有过的坦荡和奔放,感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襟怀,则“从前的大事,现在变成小事,从前的小事,现在变成无事”。啜一口溪水,感受小溪的清纯,感悟远离尘世的喧嚣,保持大自然的木真;攀一段山岩,感受大山的倔强,感悟“樂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气节,不失大白然的本色。人为万物之灵长,有什么不可以摄入笔端,赋予性灵的呢?只要我们用心去和人自然沟通,就会拥抱人El然的给予,笔下涓涓,尺幅天地!(二)“化题为象”“化题为彖”是指善于借助“彖形想彖”,化抽彖为具彖,用具体生动的形彖來表达情思,力避概念化图解话题。郁达夫在《故都
5、的秋》屮这样写北国的秋:“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早晨起來,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处,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屮,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白然而然地也能感到十分的秋意。”“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來的点缀。像花而乂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辰起來,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打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來既觉得细腻,乂觉得清闲。”再如欧
6、阳修的《秋声赋》,峻青的《秋色赋》,无不借助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寄托情思,抒发情怀。老舍先生说:“在细微处显出才华。”切忌把大口然当成一个概念,要运用“创造想彖”屮的“分想”,把整体形象进行细微的分解。朱光潜先生说:“'分想作用'就是把某一意象和与Z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独提出它來,这种分想的作用是选择的基础,许多人不能创造艺术就因为没有这副本领。”事实上,我们不应把大口然当作一个整体來感受,所谓感受总是具体的。我们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來写,要善于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最物來写,才能为写“悟”打下基础。就拿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來说,与其他地方的秋有什么不同呢?如來笼而
7、统之地写,是难以写出故都秋色的特点的,或者说难以使读者感受到北国Z秋的特点。郁达夫运用“分想”手法,抓住故都的秋天极具特色的儿种景观来细致入微地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故都Z秋特有的秋意。可以说,没有“分想”,就没有细描,就难以引人入胜,就难以抒发真实感人的情怀。所以,“化题为象”,就是要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可具体感知的东西,通过“化人为小”,为“以小见人”创造条件。(三)“缘象驰想”“缘象驰想”是指在表现客体时加入主体的思想感情。力避纯客观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再现”,力求从口然到口觉,赋予人的情感的“再造”。口然万物只有在加入人的情感Z后,才有了审美意义或具有了
8、新的品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