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吴文化区域系统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3卷第2期地理学报Vol.53,No.21998年3月ACTAGEOGRAPHICASINICAMar.,1998吴文化区域系统初步研究钱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提要吴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活跃的区域文化之一,吴文化区域自唐宋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其孕育、成长、成熟和转型发展过程中受吴地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整合演变模式。本文试从文化区域系统分析的角度对吴文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得出:(1)吴文化是水的文化;(2)吴文化区域系统是开放的巨系统;(3)吴文化系统在其整合过程中,形成斑斓的吴文化景观。关键词吴文化文化区域系统分析文
2、化整合文化景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浩繁,包含了众多的区域文化,吴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吴文化植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自旧石器时代开始至今,经历多种文化(主要是中原文化)的冲击和包容,而逐步发展成熟,吴文化区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吴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吴文化专指周代吴国的文化;广义的吴文化,泛指吴地的文化,将吴国文化前后的源流,以至后世吴地文化的发展均包括在内,时间跨度从古到今的序列为先吴文化(或称古吴)—吴国文化—后吴文化(或称吴中),地域范围包括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地带,即以太湖为腹心,沪、宁为首尾,苏、锡、常、镇、杭、嘉、湖为节肢,旁[1,2]及通、扬的地域整体。本
3、文拟从区域文化系统分析的角度,试对广义吴文化作初步研究。1吴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背景1.1吴文化的历史序列吴地早在更新世晚期就有人类活动,其中三山岛遗址是吴地旧石器晚期文化的代表,被称为“三山文化”。吴地新石器原始文化分为太湖流域和宁镇(包括皖南)地区两大区系,[3]并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据考古资料分析,吴地青铜时代两个文化区系的延续和发展,分别受到周边文化的影响。商代晚期,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为避王位,南奔荆蛮,纹身断发,与土著人相结合,创建“句吴”国。他们奉行入乡随俗、德化怀柔、兼收融合的政策,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吴国逐渐强大,吴地文化区系开始统一,吴文化兴盛,此时期属于吴国文化阶
4、段。吴国存在是短暂的,被越灭后,越又为楚败,吴文化转入后吴文化阶段,在越、楚、汉文化的包容下仍继续得到发展,并延续至今(图1)。本文写作得到了导师毛汉英研究员的关心与支持,也得益于陆林博士后的指导和焦华富、钱志鸿、徐俊、孟斌、钱勇等同志的帮助,谨致谢忱!来稿日期:1996-11;收到修改稿日期:1997-04。124地理学报53卷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时间)——高资古人类丹徒莲花洞溧水神仙洞三山文化(中晚更新世)(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晚更新世后期到全新世初)新石器时代——太湖流域宁镇地区马家浜文化丁沙地文化(约7000aBP~8500aBP)北阴阳营期北崧泽文化昝庙期阴(约580
5、0aBP~5100aBP)阳营良渚文化文昝庙Ⅱ期(约5000aBP~4000aBP)化青铜时代——马桥文化湖熟文化(约3900aBP~2600aBP)(约3600aBP~2200aBP)商朝晚期句吴立国——吴国文化吴国灭亡后至今——后吴文化图1吴文化历史序列Fig.1ThechronologicalorderofWuCulture资料来源:参考文献[3]。1.2吴文化蕴育成长的地理背景1.2.1“水乡泽国”与吴文化吴文化区域内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和西南部为连绵的低山、丘陵,北部和东北部除部分残丘外,绝大部分是江湖冲积平原,河流纵横,港汊密布;水域面积约占1/4,尤其太湖居中,是著名的“水乡
6、泽国”。气候温润,雨量充沛。纵观古今,先民创造的稻作文化、船文化和渔文化,与水密不可分。在水利上,泰伯开伯渎、伍子胥开胥溪、夫差开凿邗沟和江南运河;在军事上,吴王僚、庆忌父子创我国历史上第一支水军,有吴越太湖的“夫椒之战”;在对外交通方面,与风浪搏斗,沿海及海外航行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等地,在陆上沿江河湖泊四通八达,发展了古代的商品经济。生活在“水乡泽国”的人民养成了机智勇敢、思路开放的性格和锐意创新的作风。1.2.2地缘优势利于文化的传承吴地在中国版图上居南北交汇的缓冲地带,又是大陆大洋的过渡区。历史上被认为是“南蛮”之地,是东南各族与中原接触的前沿,便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加之北枕长
7、江作为天然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北方战乱的侵扰,成了名人贤士的隐居和落魄王室的偏安之所。这种中间地带水陆交通发达的地缘优势对吴文化的传流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促进了多种文化的融合和扬弃。1.2.3经济重心稳定江南,汇成“江浙人文薮”自唐代中叶的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4]济重心南迁便一直稳定在江南地区。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同时,人口增加也刺激了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人为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