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72709
大小:38.0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5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龚进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黄埔小学龚进容一、说教材:《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文章以找妈妈为线索,用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课文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插图形象生动。本文可用两课时完成,根据新课标对低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及学生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1、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2、有感情地朗读
2、课文,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3、懂得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本单元是以科学知识为专题编写教材的,而且文章语言生动,因而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成为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而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还比较低,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则成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二、说教法:根据学龄初期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
3、,我拟定以下教法: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求青蛙的生长过程。读中感悟法及体验法,通过对小蝌蚪动作、心情的体验使得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三、说学法: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朗读法、探究法、表演法等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四、说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猜谜语①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②绿衣小英雄,田里捉
4、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蝌蚪与青蛙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能猜出谜底。(老师可以相机板画出蝌蚪与青蛙的简笔画)这两则谜语不仅帮助他们温习了上节课所学,而且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一下子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学贵有疑”,疑问是学习的开始,通过比较与追问激发起学生的疑问,点燃学
5、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二)、自主探究,了解青蛙的生长变化这部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所以此环节的教学我分三步走:第一步:师讲故事,生看课件演示。通过多媒体形象的演示及老师生动的讲述让学生对青蛙的整个生长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第二步: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合作学习的能力还比较差,所以教师要对学习方法
6、进行一定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自由地朗读课文2——5段,再结合课文插图,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做上记号。然后再由小组长组织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学生的合作就不会毫无头绪了。第三步:汇报交流由学习小组派代表交流本小组的学习成果,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贴出课文第2至第5幅插图。然后可以组织学生(戴上头饰)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表演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了,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巩固了自主学习中的发现,内化了课文语言,加深了对青蛙生长变化的理解。(三)、再读课文,品
7、味语言学生学习文本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学习文本准确、优美的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语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朗读。因此在学习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后,有必要让学生再次回归文本,通过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来品味课文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情能力。这个环节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寻找妈妈的急切心情来指导朗读,并抓住“迎上去”“追上去”“游到”几个词语来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比如第3自然段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小蝌蚪会什么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心情?(学生很自然地说出是因为急切)那哪
8、些词最能看出小蝌蚪急切的心情呢?引导学生抓住“连忙”、“追上去”这些词来体会小蝌蚪的心情。并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表演等方式来体会“追上去”与“迎上去”的不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这样在学生充分阅读,与文本对话,和小蝌蚪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再来让学生朗读,学生自然就能读得很有情感。学生也在轻松的学习中体会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突破了课文的教学难点。(四)、总结全文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样一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