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文学的历史整合

论当代文学的历史整合

ID:46569895

大小:306.9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5

论当代文学的历史整合_第1页
论当代文学的历史整合_第2页
论当代文学的历史整合_第3页
论当代文学的历史整合_第4页
论当代文学的历史整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当代文学的历史整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1期总第120期·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论当代文学的历史整合於可训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当代文学由于其时间的进行态和开放性,研究者需要对其发展的进程不断进行新的历史整合,这种整合将会引起整个文学史系统发生质的变化。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整合取得了许多新的学术进展,也存在一些亟待克服的偏颇和局限。对此,本文进一步探讨了90年代文学的历史整合问题。作者於可训,1947年生,现任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一文学史就其现实形态而言,是一个由持续不断的文学活动构成的时间链条。这个时间链条真

2、正现实的开端或起点,虽然因为缺少文字记载或文献资料匮乏而难以确考,但它毕竟已被最初从事文学研究的史家确定了一个进入书写的时间边界。这样,文学史的文本,就如同一切形式的历史文本一样,其开端或起点并非真正现实的文学活动的萌芽状态,而是文学史家根据已有的考古资料或文献记载,对文学历史活动的开端或起点所做的一种逻辑推测的结果,因而也就是一个被人为地封闭了的时间概念。例如被文学史家判定的世界各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古代文学历史的开端或起点,都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随着新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的不断被发现,对既有的文学史文

3、本的前发状态的文学活动不断进行历史的整合,直至最终追溯其文学活动真正现实的开端或起点,就成为文学史研究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知识考古”活动。问题是,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学者们关注更多的往往是那些争论不休的文学史问题,和对文学史实不同的阐释与评价,包括对文学史不同的书写和建构,而对文学发生或起源的历史追溯和知识整合,竟常常被文学史家所忽略。正因为如此,在文学的历史文本中,文学史家有关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学历史的开端或起点的逻辑推测,长期以来,竟成了一种取代真实的历史事实的普遍流传的文学常识。与既有的文学历史文

4、本的前发状态的文学史实不同,文学史家所面对的文学的现在进行时态即所谓当代文学史,却是一个不断向前延伸以至绵绵不绝的开放的时间概念。因此无论文学史家如何为着描述和阐释一个时期的文学历史的需要,而对文学史做怎样的分期的断代处理,都不意味着是全部文学历史的终结,因而也就不可能把文学史的时间截留于某个固定的历史时段之内,使之成为一种静止不变的封闭状态。文学的自然行程的任何一次时间的延伸,都向人们提供了许许多多在他们面前发生的活生生的文学事实,需要人们对之做出及时的阐释和评价,并使这种即时性的阐释和评价最终以一种系

5、统化和条理化的知识形态进入既有的文学史,成为既有的文学历史文本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文学的自然行程的任何一次时间的延伸,都要向固有的文学史格局提出质疑和挑战,迫使文学史家对既有的文学史格局做出修正和调整,以接纳这些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文学现象,把文学史书写不断向未来方·96·向做历史的推进。与古代文学的历史文本已经形成的那处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同,当代文学的历史书写之所以常常处于变动不居之中,也是因为对于新的文学现象进行历史整合的研究需要。承认当代文学的历史书写需要不断进行新的整合这一文学史研究的

6、事实,也许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这种整合在通常情况下,尤其是在当前或当下的文学发展尚未经历过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段落,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显示出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的时候,这种整合的努力在许多文学史家那里,常常被处理为一种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文学事实做简单的加法,即将这些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的文学事实,以一种现象罗列或资料排比的方式,附着在既有的文学史机体之后,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骥尾”。例如本世纪初的文学史家在古代文学(包括近代文学)的历史书写中接纳已经发生的五四新文学,50年代初的文学史家在

7、中国新文学的历史书写中接纳正在发生的当代文学,都是如此。这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学史书写的通例,一切已经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学史,当它们还处在“当代”(即当时代)阶段的时候,在文学史家笔下,也都只能是这种附骥尾式的存在。这种文学史书写的通例,就文学史研究本身来说,虽然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但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思维定势,却极大地影响了文学研究尤其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视野,以至于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等待“当代”成为“过去”之后,才会以一种史的眼光去接触和研究这期间的文学历史,却不习惯或者也不善于对正在行进着的“当

8、代”进行即时性的历史整合。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当代”离我们太近,缺少一个历史观照的距离,不便于从史的角度进行研究。这种说法就一般意义上说,也许并无不妥之处。问题是,这种历史观照的距离以何种标准为度,是通常所说的时间的长短,即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时间距离,还是文学史家的史识超越史实的程度,即主体与对象之间在认知的空间中的距离。如果是后者的话(当然也不能忽视前者的条件),那么,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认为,任何在当代或当前发生的文学事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