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54561
大小:212.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11-25
《言语交际语言学的结构要素分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言语交际语言学的结构要素分类第一节说服学第二节回答学第三节语境学第四节语言变异学一般说来,言语交际是交际双方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语言工具的一种活动。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任何一次交际活动都是信息的编码—发出—传递—接收—译码的过程。第一节说服学一、说服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一)定义说服,就是运用一定的战略战术,通过交互式的信息符号的传递,以非暴力手段促使对方改变观念或行为,试图达到预期目的的人类活动。(二)研究范围说服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以说服的对象划分,可分为自我说服、人际说服和公共说服;以说服的手段划分,包括语言手段说服和非语言手段
2、说服;以说服的功能划分,可分为政治说服、社会说服、宗教说服和商业说服等;以说服的时代划分,又可分为古代说服和现代说服。二、当代说服学的焦点与课题(一)三大焦点1.“行为”研究2.“过程”研究3.“客方主动性”研究(二)五大课题1.“态度变化”研究(Attitudeandattitudechange)2.“心理失衡”研究(Consistencytheories)3.“行为习得”研究(Learningtheories)4.“社会关联研究”(又译“社会判断”)5.大众传媒效果研究(Massmediaeffectstheories)三、说服学
3、的发展趋势贯穿说服学发展的一条主线,即从“客方被动”论走向“主客双方互动”论。古典或早期说服学理论多为注入式,认为说服过程是信息源向相对被动的接受者施加影响的单向过程,即“客方被动”论。四、说服学成功范例(一)常用的说服方法1.视线转移法2.限制选择法3.潜隐说服法4.反差法5.让步法6.连续肯定法7.动作辅助法(二)论理说服的艺术1.典型例证法2.纵横比较法3.诱导启迪法4.二难推理法5.假言推理法6.选言排除法(三)谈心说服的艺术1.激将劝导法2.情感共鸣法3.引人说是法4.转弯抹角法5.巧改法(四)批评说服的艺术1.扬抑结合法2
4、.暗示侧击法3.巧用反语法4.归谬正误法5.对比批评法6.谈笑风生法7.善卖关子法。8.以褒代贬法9.群体造势法10.事实批评法第二节回答学一、回答学的定义所谓“回答”,是对某人提出的问题的反馈,是一种有特定指向的,以解释为目的的表达方式。在交际中人们可以进行口头回答,也可以进行书面回答。二、回答——言语交际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回答与言语交际过程1.言语编码2.言语发出3.言语传递4.言语接收5.言语译码(二)“听”好话才能更好地回答做一个有耐心的听者是谈话中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也是回答艺术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要想回答好别人的问
5、题,首先要聆听别人的问题。三、提高回答技巧的必要性(一)巧妙的回答能够突显一个人的智慧(二)巧妙的回答能够化解尴尬的场面(三)巧妙的回答能产生幽默的效果四、回答的基本方式(一)直接回答和婉转回答1.直接回答2.婉转回答(二)善意回答和非善意回答1.善意回答2.非善意回答(三)正式回答和日常闲谈中的回答1.正式回答2.日常闲谈中的回答(四)口头回答和书面回答1.口头回答2.书面回答(五)有效回答和无效回答1.有效回答2.无效回答(六)不同场合的回答1.政治场合的回答2.贸易场合的回答3.辩论场合的回答4.答记者问场合的回答5.生活一般场
6、合的回答五、回答的基本要求(一)听清问题,抓住中心(二)头脑清晰,恰当反馈(三)敏捷反应,快速回答六、分类回答艺术学(一)论辩中的回答艺术1.巧换语词法2.一击致命法3.针锋相对法4.归谬反驳法5.捕捉漏洞法6.类比论证法7.就地取证法8.怪问怪答法(二)求职中的回答艺术1.虚实并用法2.扬长避短法3.审时度势法4.补白运用法5.具体实例法6.迂回法(三)答记者问中的回答艺术1.模糊应答法2.以问制问法3.巧妙反问法4.故事法5.避实就虚法6.怪答法7.以柔克刚法(四)日常社会交际中的回答艺术1.反向推理法2.类比推理法3.先扬后抑法
7、4.以谬制谬法5.模糊回答法6.诱敌深入法7.回敬挑衅法8.出奇制胜法9.偷换概念法10.超群才智法11.歧解法12.如法炮制法13.暗示法14.针锋相对法15.避实就虚法16.双关法17.绵里藏针法18.声东击西法19.巧移话题法20.反守为攻法第三节语境学一、语境学概述(一)语境学概述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趋势是从对抽象的语言体系的研究逐步转向对语言应用的研究。在这种新潮流的影响下,各种交叉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交际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模糊语言学等等都相继问世。(二)国外学术界对语境问题的研究
8、提到语境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由于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派研究语境的角度不同,因此对语境及其意义的阐述也有区别。(三)国内学术界对语境问题的研究国外学术界对语境的研究如火如荼,在我国国内对语境的研究同样很重视。早在20世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