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练习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数学练习有效性的探究

ID:46552954

大小:7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5

高中数学练习有效性的探究_第1页
高中数学练习有效性的探究_第2页
高中数学练习有效性的探究_第3页
高中数学练习有效性的探究_第4页
高中数学练习有效性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练习有效性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编资料高中数学课内练习有效性的探究.松江二中胡萍.一、问题的提出.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数学试验教材经历了四年两轮实验现已全面铺开。我们都知道,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高中数学练习有效性探究课内练习松江二中胡萍问题提岀上海市二期试验教材经历四年实验现已全面铺开我们知道课程改革目的提咼高中数学课内练习有效性的探究松江二中胡萍一、问题的提出上海市二期课改高屮数学试验教材经历了四年两轮实验现已全面铺开。我们都知道,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如今,我们老师觉得教书越来越辛苦,上课很难把握,总觉得课堂时间太少,恨不得在

2、一节课内把各种类型的题都讲给学生听,有时甚至“加班加点”,而学生学得也很痛苦,整天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一些问题,最终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一现状,不得不要求我们來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吋,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显得十分迫切,而课堂教学好比是一个由好多环节组成的链条,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练习。二、概念的界定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

3、学练习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本文所指的数学课堂练习主要指用于课堂教学的教材上例题,练习及习题。数学课内练习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数学练习,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三、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必要性一方面,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在课堂度过,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堂练习。另一方面,现在很多数学课堂练习也是封闭的,练习题大多是一些条件明确,思路单一,结论确定的封闭性习题,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缺少个性化的思考,长期以来只会使学生养成思维的惰性和依

4、赖性,不利于学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四、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实施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Z笔。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牛的学习效率。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对于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探究,主要是通过研究,改变传统的练习观,从“有效”入手,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下面结合我的一点教学经验和体会谈谈我对数学课堂练习

5、有效性的一点认识。主要结合高一第二学期第5章一三角比及第6章一三角函数来讲,从以下几个方而:第一:剖析课本例题与练习,加深概念、法则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期课改高中数学试验教材中的例题与练习题是由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数学训练系统研制课题组的老师们探索建设的一个科学的数学训练系统,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可现在我们的老师,在剖析课本例题与练习这一环节上,功夫花的很少,大多时候凭经验授课,课本例题与练习的使用价值远远没有体现出来。比如书第54页练习3.证明下列恒等式:(l)cos(—+6r)=sincr以下提供四种证法

6、:证明:、、、71TC/_、方•法一:左边二COS(X+—+G)=—cos(—+6K)=sin<7=右边22(其中先后利用了“龙+Q”和“兰+0”的诱导公式)2方法二:左边二cos(—+Q-2龙)二cos(a-—)=cos(—一G)二sinQ二右边222(其中先后利用了“2乃T+G”、和a--av的诱导公式)2、、兀■、方法三:左边二cos(—+兀+a)=-sin(^十a)=sina=右边(其中先后利用了“兰+。”和“兀+的诱导公式)2方法四:左边二sin(—+a)=sin(-^-a)--sin(^+cr)=sincr=iil_

7、22_(其中先后利用了“巴—a”、“-a”和“龙+a”的诱导公式)2这是一道看似很简单的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可细细琢磨,深入研究,发现其不同的证明角度,包含了很多的诱导公式,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通过这一练习,复习并巩固了诸多的诱导公式,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开阔了学牛视野,从而提高学牛的解题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角度的证明中,也体现了整体代换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思维得到了发展。二、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关注学

8、生,创造性地用教材。我们要知道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凭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哪些是教学空白需要补充?哪些内容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材中所呈现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调整?哪些是教学重、难点等等,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