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45223
大小:75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5
《西塞山怀古(枣庄八中北校刘锦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⑤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擢进士及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素善诗,晚年尤精。与柳宗元、白居易交往甚密,人称“刘柳”“刘白”,白居易尝以诗推刘禹锡为“诗豪”。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有《刘梦得文集》。唐宪宗时期,唐朝取得
2、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代。长庆四年(824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刘禹锡一向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四海统一,《西塞山怀古》就表达了诗人这种强烈的愿望。读准字音濬(jùn)降幡(xiángfān)荻(dí)晋代王濬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
3、挂。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一读诗歌 理解大意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所借之古二读诗歌 评品赏析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① “下”和“收”字用得好。② “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
4、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收”: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 ③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2、颔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运用了什么手法?①A、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B、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C、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②对比的手法。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
5、、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总之,诗的前四句,在怀古的内容中寓有深意: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地形的险要,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它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3、“人世几回”指是什么?指的是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兴亡之事。4、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或许并不仅仅指上文西晋王濬进攻东吴的事,金陵经历了若干朝代的兴亡交替,让后人感叹,升起伤怀之感,但金陵古城却“山形依旧枕寒流”,那么一个国家兴衰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人事的治乱、人心的向背。5、尾联含蓄地表达了怎样的深意?尾联是诗人的感慨和对唐朝统治者的婉言规劝。
6、A、“今逢四海为家日”,赞美当世,表现了他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故垒萧萧芦荻秋”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亡的见证,分裂失败的象征。B、这里有赞颂、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警诫。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追怀西晋灭吴的史实,并抒发感慨,借古喻今,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