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儲蓄實證研究

中國國民儲蓄實證研究

ID:46522325

大小:4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4

中國國民儲蓄實證研究_第1页
中國國民儲蓄實證研究_第2页
中國國民儲蓄實證研究_第3页
中國國民儲蓄實證研究_第4页
中國國民儲蓄實證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國國民儲蓄實證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國國民儲蓄實證研究摘要:從結構上看,國民儲蓄包括居民儲蓄、企業儲蓄、政府儲蓄,通常按照資金流量表對三者進行測算是不科學的,應直接用支出法對國民經濟核算數據來進行測算改革開放以來居民儲蓄、企業儲蓄、政府儲蓄的數量。儲蓄率的變化趨勢主要應該由企業儲蓄、政府儲蓄來解釋,居民儲蓄改革開放以來總體上保持瞭穩定關鍵詞:國民儲蓄;居民儲蓄;企業儲蓄;政府儲蓄分類號:F83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3890(2010)12-0009-06、引論髙儲蓄(儲蓄占國民總收入即GN1的比重,可以用GNP表示GNI,文中所說的儲蓄均是指儲蓄占GNP比重)是中國宏觀經濟的一個

2、典型特征。近年來,中國國民儲蓄有增加的趨勢,從結構上看,民儲蓄包括居民儲蓄、企業儲蓄、政府儲蓄。深入分析三者在國民儲蓄中比例及動態關系,有利於深化對中國高儲蓄現象的認識,並且為國民儲蓄的調節提供依據。關於這個問題,有一些代表性研究,李揚、殷劍峰(2007)通過資金流量表研究得出主要結論:居民部門的儲蓄率仍然顯著高於企業部門和政府部門,但呈現長期下降趨勢;企業部門的儲蓄率總體是上升的;政府部門的儲蓄率經過20世紀的低位徘徊之後,21世紀開始迅速增長。LouisKuijs(2005)也運用資金流量表得出主要結論:中國的高儲蓄率更多靠企業和政府來推動。何新華、曹永福(20

3、05)也有類似的分析,得出結論:消費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於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持續下降。這些研究,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從研究數據來源看,更多依據“資金流量表”,但資金流量表中的數據存在顯著不足(下面將具體分析),從數據來源看,國傢統計局公佈的最早的資金流量表數據是1992年,因此很難根據資金流量表的數據研究改革開放以來的整體儲蓄情況。(2)當前的研究沒有將兩個問題明顯區分開:一是高儲蓄的主要原因,二是國民儲蓄率呈現上升趨勢的原因。上面列舉的研究中對上述問題看法不完全一致,例如到底是居民儲蓄高還是企業儲蓄高。(3)事實上統計數據中反映的高儲蓄是直

4、接從GDP(GNP)核算數據中得到的,從數據的一致性看最好從核算數據來推算國民儲蓄的結構。筆者認為,資金流量不適合用於測算中國的國民儲蓄,本文運用支出法對GDP核算數據進行研究二、國民儲蓄(居民儲蓄、企業儲蓄、政府儲蓄)與宏觀收入分配的測算及內涵為瞭說明問題,筆者首先對按照GDP核算數據與按照資金流量表得出的相關數據進行比較(以1997-2007年數據為例),為瞭表達方便,筆者將之稱為“方法一”與“方法二”:根據表1可以看出:(1)方法一的數據是根據2004年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數據進行系統修正以後的數據,因此數據口徑比較一致,而“方法二”(即資金流量表)的數據是根據

5、不同年份的《中國統計年鑒》中的數據得到,在2004年之前與之後的數據不具有可比性。從表1中的數據筆者發現,'‘方法二”中政府消費數據在2004年之前遠遠小於“方法一"中的數據,由於政府消費數據變小,因此'‘方法二"可能高估瞭政府儲蓄,兩者的差距在2004年後突然消失,同時2004年之後的企業儲蓄大幅度上升,進一步說明筆者的觀點,反過來證明瞭資金流量表僅僅在2004年之後的數據才能滿足研究問題的要求,(2)從研究問題看,通常我們所說的高儲蓄現象主要來源於從GDP核算數據中消費比重低、投資比重高,為瞭使研究中數據具有一致性,應該使用GDP核算中的政府消費數據。(3)20

6、04年之前固定資產折舊占GDP比重數據小於根據資金流量表得到的企業儲蓄占GNP比例,這說明2004年之前資金流量表中關於企業儲蓄的統計存在不足,因為企業儲蓄應該大於折舊,筆者註意到2004年企業儲蓄占GNP比例大幅度上升,說明關於資金流量表中企業儲蓄的統計更接近實際。綜上所述,依據資金流量表來測算儲蓄是不合適的。下面筆者根據GDP核算數據與財政支出數據來對政府儲蓄、居民儲蓄、企業儲蓄進行重新測算首先筆者對計算居民儲蓄、政府儲蓄、企業儲蓄(均是占glGNP比重)的方法做一說明:選擇GNP的原因在於GNP是一個收入概念,包括瞭國外淨要素所得。國民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

7、分配,這裡測算的是居民、政府、企業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最終情況,即各部門最終的可支配收入。(1)居民儲蓄:根據國民經濟核算表的居民消費數據以及住戶調查得到的居民消費傾向,測算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得到居民總的可支配總收入,從而得到居民在國民收入中最終分配的份額,相應就計算出居民儲蓄占GNP的比重。(2)政府儲蓄:政府預算內收入+預算外收入-社會保障支出=政府收入;政府收入-政府消費二政府儲蓄。(3)企業儲蓄:GNP-居民收入-政府收入二企業收入二企業儲蓄,企業儲蓄包括國有企業儲蓄。具體結果見表2根據表3的數據可知,中國的高國民儲蓄首要原因是企業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