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词性问题探讨【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永远”的词性问题探讨【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65185

大小:111.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08-06

“永远”的词性问题探讨【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永远”的词性问题探讨【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永远”的词性问题探讨【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永远”的词性问题探讨【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永远”的词性问题探讨【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远”的词性问题探讨【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永远”的词性问题探讨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永远”一词产生于西周初年,自产生自今的几千年来,不断地有学者对它的词性问题进行探讨,从放在谓词前作状语到扩展到作定语、宾语、谓语、补语及重叠等用法。教材上我们都笼统地把“永远”归为副词一类,因此大家在用的时候不论是老师或者同学也不会它的词性产生怀疑进而做深入的分析,,直至有一次脑海里突然冒出“forever”一词,这个英文单词我们平时经常用,中文意思往往翻成“永远”,但是在我们的语言里,也会有“永远的幸福”之类的话,而英文forever是否也有这种说法呢?其它一些词组比如allthetime在

2、某种特殊场合里也是翻译成永远,因为语言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语言是动态的、发展的,而且语言规则也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一直在形成和替换着。因此,带着对“永远”一词研究的兴趣,我把它作为我的毕业论文选题,主要是从“永远”一词的产生、语法特点、词义的发展(古今义,本义—引申义)、音韵学(双声)、体现的各语言的词汇意义的差别(与英语中的forever对比)、语言规则(结构助词“的”的影响)、词义与词性的关系、性范畴的转换等方面入手,收集各家之言,对“永远”做一个定位,从中寻找价值意义。近年来的研究包括《语文建设》1996年12期裘荣棠先生的《让人疑惑的“永远”》一文,该文捕捉了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永远”

3、的两种新的用法,一是作定语:永远+的+名词,一是作宾语:动词+到+永远;他的另外一部《谈“永远”的形容词用法》对“永远”的形容词用法做了一个总结;杨海明和李万福《“永远”功能扩张考察》中指出“永远”从副词向兼类词转变;崔应贤《关于“永远”的词性标注问题》提出“永远”的新用法随着时间过去会被认可的;皇甫素飞《时间副词“永远”功能扩大的认知考察.》指出“永远'一词的性范畴的转换及其方式。我们应加以考察并且提取其中的精华。当然,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比如反对“永远”被用来修饰名词,认为这不合语法规则。词类划分固然重要,它是语法研究的核心。为此,我们更加应该好好给这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字词归类,对“永远”

4、的词性问题的探讨就是对语言现象研究的深化,这个问题的解决对语文教学也具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永远”一词从产生之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几千年来,“永远”一直用于谓语前作状语,但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不断地有学者对它的词性问题进行探讨,从放在谓词前作状语扩展到作定语、宾语、谓语、补语及重叠等用法。本篇论文就从“永远”一词的产生着手,分析其语法特点,并根据古今演变看“永远”的词义的变化。要最终界定“永远”的词性,就先要分析词的构成,汉语的词向来有实虚之分,另外,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也各有不同,再从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特点等不同方面来分析“永远”。需

5、要解决的问题如下1、“永远”的古今演变、双声2、词的构成、实字和虚字、词类划分的标准3、划分“永远”的词性需要采用的形态标准等4、“永远”体现的各语言的词汇意义的差别5、“永远”所包含的语言规则(结构助词“的”的影响)、其语法特点与近义词的区别6、“永远”的状语用法、词义与词性的关系7、“永远”性范畴的转换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看作品———看国内外研究成果———写文献综述————写开题报告———写论文———修改论文———定稿方法和措施:1.查看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比较借鉴,总结“永远”的词类归属3.积极和指导老师探讨综合的方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四、参考

6、文献[1]裘荣棠.《让人疑惑的“永远”》[J].语文建设.1996年12月[2]周洪波.《“永远”的词性问题》[J].语文建设.1997年第7期[3]王力.《汉语史稿》(中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裘荣棠《谈“永远”的形容词用法》[J].《汉语学习》1997年第4期.北京大学中文系[5]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商务印书馆,2004年.[6]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古代汉语虚词》[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7]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编《现代汉语虚词》[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8]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5

7、年第1期[9]张谊生著《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0年.[10]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商务印书馆1996年[11]裴文《语言性范畴》[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11月[12]王宗炎《英汉语文问题面面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13]吕叔湘《汉语的词类问题》[M].中华书店1995年[14]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