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08592
大小:8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4
《《机电技术应用》重点专业论证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电技术应用》重点专业论证报告一、需求论证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深入,伊犁州已成为国家能源重点开发基地,现已有数十家国有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入驻伊犁,专业技能人才每年缺口达万人以上,其中机电专业人才缺口占其中8C%据报载,我州机电技术工人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原有技工年龄已大,中年技工为数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在制造业,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电技术人才已成稀缺。据统计,目前我国机电操作人员中,高级技工占3.5%屮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而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C%初级工占15%这表明,我们的机电技术操作人员在未来5-10年内
2、仍会有大量的人才缺口。二、建设目标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和行业教育特色,培养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能人才。积极应对机电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伊犁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力争成为设置合理、设施先进、实力强大的特色专业,着力打造核心专业,努力造就一支道徳高尚、业务优良、技艺精淇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出一批在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骨干、技能高手、专业带头人,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出一大批与企业需求对口的高素
3、质、强技能的人才。三、建设思路我校机电技术专业已开办三十余年,师资力量雄厚,实训设施设备比较齐全,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应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的引领下,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职业活动规划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优化实训教学环境,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促进学生岗位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围绕提高整体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进一步完善以培养专业带头人为工作核心,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工作主旨,以锻炼青年教师队伍为工作重点的教师培养机制。四、建设内容(
4、-)积极稳妥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形成有特色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始终注重以实践活动来规划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确定课程实施标准、以职业素质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以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课程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企业111[亠岗位调研k岗位能力r—1/分析确认人才K确定培养「/方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形成专业课程休系机电技术应用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示意图顶岗实习专业基础课职业素质训练一职业资格取证文化基础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规划(二)推进教学实践与改革,提
5、升教育教学质量1.将就业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职业意识,使学生由被动性学习转向主动性、探求性和研究性学习。2•改革考核方法,推行教考分离,保障教学计划的执行,按照职业标准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3.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与考核应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不断完善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4•教材的选用,原则按照国家最新有关示范专业建设的教材成果为主,根据本校情况自编教材为辅,保障理论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实用,通俗趣味,内容要新,紧贴应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增删内容。5•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将课堂开到企业里。积极探索和实践
6、基于工作过程和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的开发。(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1•在实训间建立学生作品与教学成果展示区,营造实训室文化氛围。2•更新与增添专业设施,满足专业发展需求。3•建立健全校内实训基地,除教学实训室外,成立“机电维修服务中心”,对外社会服务与宣传等,既锻炼师生的实习实践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声誉和本专业的知名度,使招生、就业宣传多了一条很好的来源渠道。4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需要,培养专业带头人3人;培
7、养骨干教师4人;选派10名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轮岗实践,使专任专业教师屮“双师素质”教师人数达到10呢上;长期聘请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5名左右,使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来自企业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讲授或指导。2012-2013年,聘用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8名,聘用行业技术专家6人、技术能手(能工巧匠)4人,选派10人次在职教师到企业锻炼。五、规划资金建设内容2012年度2013年度合计人才捋*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校内实训室建设50502.人才培养模式创85133.课程体系改革128204优质核心课建设168245.教材建设105156.教学资源建设155207•质
8、量评价体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