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07091
大小:92.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1-24
《一、现状、趋势、需求趋势需求一、现状趋势需求需求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震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中国地震局二OO六年三月一、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国家需求1(-)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的战略地位和国家需求1(二)对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2(三)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主要问题5—.总体目标与发展战略8(一)扌旨导思想8(二)总体目标8(三)发展战略9三、主要任务9(-)全面推进能力建设,为地震科技发展提供保障条件10(二)加强基础性调查和研究工作,为地震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1(三)主攻关键科技问题,带动地震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12四、“"一五懂点项目12(-)动力地震预测模型研究13(
2、二)城市地震成灾机理与灾害控制14(三)地震监测预报及减灾新技术研究16(四)“中国台阵”(ChinaArray)研究计划17(五)中国大陆及海域活动构造和深部构造调查与评价18(六)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安全基础信息调查与评价20(七)地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21(八)卫星地震观测系统建设与应用23(九)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应用24(十)高分辨深部地震观测与灾害快速判定技术25五、保障措施26(-)加大地震科技投入的力度和稳定性26(二)加强地震科技队伍建设27(三)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地震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7(四)建
3、设地震科技创新环境27地震科学技术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支撑,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在公共安全重点领域将包括地震灾害在内的重大自然灾害防御列为优先主题。《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把“以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支撑,提高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作为发展战略,并提出了一系列与地震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任务。地震科技发展需要制订与国家目标相适应的发展规划,提出明确、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地震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依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编制,是中国地震局指导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组织申报重大科技项目和安
4、排科技投资的依据,同时对中国地震局所属单位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规划期为2006-2020年,以“十一五”为重点%1.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国家需求(一)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的战略地位和国家需求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VII度以上的高烈度区覆盖了1/2的国土,其中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我国目前居住在农村的8亿人口中,有6.5亿人居住在地震高烈度区。我国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1/2;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占同期我国所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1/2。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
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防震减灾是保障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科技型公益性事业。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撑和推动。面对强烈地震,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伤亡很小的情况相比,我国在监测、防御、预警、应急和救援等各个环节,还存在明显差距,其根本的原因和最直接的表现,是各个环节中科技水平的差距。因此,加快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提高我国防震减灾能力的迫切需求。此外,地震科学技术不仅是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撑,而且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战略储备。地震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可为国家的整体外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服务。(-
6、)对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1、关键科学问题尽管基础科学的发展具有相当的不可预测性,从国家需求、学科发展、技术条件等方面来考虑,仍可展望在今后一个时期,下述科学问题的研究将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科学问题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1)中国大陆地震构造环境与动力学背景深刻认识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的地震构造环境和动力学背景,不仅将深化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规律性的认识,而且因其在全球地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中国独特的地域优势,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地震科学的国际地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包括:周缘主要板块边界的动力作用及其对中国大陆和海域的影响;中国
7、大陆及海域活动地块的结构及其运动与变形方式;中国大陆及海域活动断层的细结构;主要活动构造带晚第四纪及现今的运动方式与速率;中国大陆及海域岩石圈结构与孕震环境;中国大陆的背景地球物理场和应力应变场等。(2)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过程和机理强震的孕育和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过程,必须通过多学科的观测和研究,综合理解和认识其物理环境与破裂过程,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预测水平。所以认识地震机理、实现地震预测预报是地震科学的挑战性目标之一,对减轻地震灾害具有潜在的重大意义。相关问题包括:震源区的精细结构和深浅构造的关系、震源区介质物性参数及其变化、断层带变形特征和地震
8、成核过程、地震破裂过程及其动力学、应力演化和地震触发、震源区物理场的演化与可能的地震前兆信息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