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诗中的含蓄与直率

试论杜诗中的含蓄与直率

ID:46488250

大小:7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4

试论杜诗中的含蓄与直率_第1页
试论杜诗中的含蓄与直率_第2页
试论杜诗中的含蓄与直率_第3页
试论杜诗中的含蓄与直率_第4页
试论杜诗中的含蓄与直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杜诗中的含蓄与直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試論杜詩中的含蓄與直率杜詩向來被稱作「詩史」唐孟柴〈本事詩〉:「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爲詩史。」宋楊萬里所提出。明楊慎《升菴詩話》卷十一:「杜詩之含蓄蘊藉者'蓋亦多矣。」錢謙益《讀杜小箋》評〈閱州別房太尉墓〉詩云:「此詩……語出回護,而不失大體,可謂微婉矣°」本文中所引之杜詩皆錄自清楊倫所編之《杜詩鏡銓》。杜甫生平乃參考學海出版社出版之《杜甫年譜》。7司空圖:《詩品•含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己,若不堪憂。是有真宰,與之沉浮。如涤滿酒,花時返秋。悠悠空塵,忽忽

2、海匯。淺深聚散,萬取一收。」8東坡語。陸時雍:《詩鏡總論》。,乃因詩中充滿了感時憂國、沉鬱悲壯的情懷,宋人甚為推崇,號為「詩聖」“明人亦說其「含蓄蘊藉」3而清人之中亦有人說杜詩可謂「微婉」J但事實上,杜詩中所表現的風格不僅止於此。杜甫年輕時亦心高氣傲,和一般的年輕人一樣,曾有值得驕傲的事。他在〈壯遊〉5中寫道:「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皇。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可見他從小便不可一世,文思敏捷,很有天份。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道:「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壯遊〉中亦一再提到:「

3、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氣靡1屈賈壘。目短曹劉牆。」皆是說明杜甫對自己的詩、賦是多麼的有信心。二十四歲那年,杜甫遠赴京城投考進士沒有考上;隔年,他便到齊趙遊也頗有一番豪情壯志6。〈壯遊〉中說:「快意八九年。西歸到咸陽。」可說是那時候的寫照。杜甫仕途並不順利,考試又考不上,但他還是有過輝煌的年代。他前後上了〈三大禮賦〉與〈封西嶽賦〉,頗受玄宗的垂青。但那畢竟只是一時的榮耀,杜甫一直是官應該說是成就吧!如「綵筆昔曾干氣象」(〈秋興八首〉)即是指自己曾進〈三大禮賦〉之事。對於這樣的人生,我們應該可以稍稍理解,為

4、什麼杜甫詩中常會有不可一世之概,隨後又轉成對人世無情之感,甚至有像:「紈不餓死。」(〈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等忿激之語出現。試著想想,對於一個年輕人「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同上)的胸懷抱負,這種懷才不遇的遭遇,無疑是莫大的諷刺。小身卑,生活掙不岀貧困的範所以他常常懷念自己以前扌但是,杜甫詩中所表現的卻又不止這些。杜甫適逢安史之亂,看到了戰爭的慘烈,百姓的流離失所,而生出無限同情。中國文人數千年來「安邦治國」的胸懷志向,使他無法拋棄一切,去做一個歸田園居的隱士;於是在他的詩中,除了悲天憫人的胸襟,感時憂國

5、的情懷,還包括了一些些矛盾,一些些放不開,一些些忿激。我想,戰亂(尤其是亡國之危)對於一個文人的作品是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的。就拿詞中老杜--周邦彥來說,若他能多活幾年,看到靖康之難的話,想必詞風定會大變,多了許多感時憂國的情懷,而非只是風花雪月、傷春悲秋了;對於他後世的人格評價,只怕會高很多也不一定。好了,以上絮絮叨叨的說了那麼多,似乎有些離題了,其實主要是在說,杜甫詩中的風格特質有很多,對於一個成熟而飽經世事的人來說,作品所表現出來的風格應該是含蓄而沉重的;但杜甫詩中卻有時會出現直率、毫不修飾之語,這和他個人

6、的人生經驗、遭遇,和詩人一顆永不「老化」(也許該說是世故、老練)的心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在前面大約說明了他的經歷和遭遇O以下我就試著從杜甫的一些作品,來談談他詩中所包含的含蓄和直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特質。貳、含蓄含蓄主要的特徵是「隱而不露,意在言外。」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7「言有盡而意無窮。」8作者將內心豐富的情感,克制不讓其傾洩而出,使其慢慢發出,使人體會到詩人的溫柔蘊藉。這一風格符合我國傳統「溫柔敦厚」的詩教,故在古典詩歌中極為常見。含蓄乃造意宏深,事近而旨遠,意味無窮,因此通常透過一些修辭技巧

7、,如影射、象徵、比喻、雙關等等來表現,將隱深之意寄託於形象之外,其感情的表現是內斂的,尤善於反映心靈深處的難言之隱,常有「意在言外」、「辭盡意不盡」的餘味。明代陸明雍說:「善言情者,吞吐淺深,欲露還藏,便覺此中無限。」9正是這個道理,所以詩人常用此種方法以古諷今、抨擊時政,或詠史、懷古、詠物,而不直接說出。以下便從諷喻和比興這兩種表現手法分點敘述之。-、諷喻1v以古喻今先看〈北征〉中的UI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周漢獲再興。宣光果明哲。乃是以褒姒、妲己來比楊貴妃。而〈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飲寒泉逢紙觸。

8、赤霄玄圃任往來。翠尾金花不辭辱。江中淘河嚇飛燕。銜泥卻落羞華屋。皇孫猶曾蓮勺困。衛莊見貶傷其足。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貴和書有篇。丈夫垂名動萬年。記憶細故非高賢。亦借用古代之事,委婉的表達了自己以白頭趨幕卻為同列少年所侮之事,並非慷慨激昂,而是充滿了感歎。2、借物諷人此亦為比興的手法,借詠物來達到諷人的效果。試看看這首〈螢火〉: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隨風隔幔小。帶雨傍林微。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