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與不自殺--生死教育學會

自殺與不自殺--生死教育學會

ID:46474899

大小:126.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24

自殺與不自殺--生死教育學會_第1页
自殺與不自殺--生死教育學會_第2页
自殺與不自殺--生死教育學會_第3页
自殺與不自殺--生死教育學會_第4页
自殺與不自殺--生死教育學會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殺與不自殺--生死教育學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hythereisBeing?Whynototherwise?為何「存在」在,而「無」倒不在?自殺的理由古希臘悲劇家甚麼是幸福?沒有甚麼比從沒有出生過,來到這個殘酷的世界更幸福的。如果沒法改變命運的話,最好是早點死掉。自殺的價值死得好呀!人不應付出任何代價而苟活下去……命運在生時可以隨意作弄我們,只有死才可以避免作弄;生時往往為他人而活,只有死才完全為己而死當人生成為命運的奴隸時,自殺便是自由羅馬的政治家塞尼加(Seneca)叔本華(Schopenhauer)生命宛如小舟在怒海中奮進,當他以為前端找到著陸地方

2、,臨近時才發現是礁石,小舟碰得粉身骨……意志本身既是創造性的,又是摧毀性的。超出自身的控制始終也是毀滅。休姆(DavidHume):上帝創造世界後,已不插手人間事務……否則文明建設是違反上帝的意志。若只有上帝可取回人的生命,那麼巨石從高處滾下就不應逃避。或,改變尼羅河的流域不是罪的話,那麼改變血管的航道亦不應是罪。若生命好像士兵站崗,生無可戀不就是下崗?為何人不自殺?自殺是對大自然的詰問:為何有我,並且如此痛苦?但,此實驗太笨拙了,它切斷了答案的可能。(古羅馬智者)康德(ImmanuelKant):生命存在的目

3、的不是一工具,所以生存是一種義務,不可以因不快樂而放棄。生命的目的在呈現自由,自由是服從自頒自律的無條件定然命令(CategoricalImperative)。祈克果(Kierkegaard)絕望的分析絕望與罪罪是源於人開始認識世界,而認識活動本身是罪的本源。它引起了分化,使人對世界有了區別,有了價值判斷,輾轉引生得失、榮辱、壽夭、幸與不幸……自我開始破裂而引起發絕望的意識。絕望有三種形態:1.不知道有我自我被外在的條件塑造淹沒,失去自我,不知道我是什麼,為何我要活下去,輕不著地,意義的失落,產生了空虛感。生命

4、存在欠缺必然性而產生的絕望感。2.不願有我因為人有意義的失落,因此要不斷透過逃避去使其分心,以填補這種凹陷的感覺。逃避有兩個層面:一是分心,二是逃避自由。分心欲望越多,表示我們的內心越空虛。我們下意識地扭開電視,不斷轉台。看電視並非為了觀看,而只是人不想讓自己有安靜思考的空間。又或深夜失眠,到廚房打開冰箱,看看有甚麼可吃……逃避自由逃避自由是由於人很怕自己要抉擇。a.逃避入宗教b.物化3.不能承擔自我人承擔自己,進入道德階段,自覺地主宰自己,但此時卻體現自我的有限性,原來我卻不能完全承擔抉擇。人即使願意承擔有我

5、,即使肯定自我的價值,但在某些處境下卻不能作出抉擇:人生的困境忠孝不能兩全時不予我不時之譽,求全之毀緣起之不可思議德福不一致永劫回歸人性的無明性卡繆(AlbertCamus):荒謬的思考揭示了世上是沒有目的的,最後悲劇英雄拒絕了自殺,……我反抗,所以我存在自殺/苟活都是逃避荒謬,同屬屈從;荒謬之突破在生命之「能」之呈現:它能反抗:一方面承認命運在壓迫我們;另一方面卻頑強不肯認命。人創造了生存的意義。沙特(J.PaulSartre)人是被拋擲而至,不知其來,亦不知其去。行動與行動之間是「虛無」所以人注定是自由的。

6、人不能夠不自由,不抉擇已經是一種抉擇當人說“不”,自由即當下呈現。人之墮落沉淪,在於逃避自由,違反存在先於質。WhythereisBeing?Whynototherwise?為何「存在」在,而「無」倒不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