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72895
大小:6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4
《浅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教育摘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开展法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本身就是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关系。可以说法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法律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耍内容Z-O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法律教学现状,本文在分析对大学生实行法律教育的必要性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法律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实施法律教育做初步探讨。关键词:高职院校;法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图分类号:G621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115-02当代高职大学生是具冇较鲜明的个性特点的青年群体,由于在高中阶段及职业高中阶
2、段懈怠,部分学生在日常行为上对自己的约束较少,对吸烟、喝酒、泡网吧等不良行为不以为然,虽然高职院校学牛大都怀着成才的强烈愿槊,发奋学习,努力实践。但是也有一些受价值观的影响,脱离实践,在无聊中空耗几年大学生活,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怎样培育和保护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成才并沿着止确的道路前进,就成了高职教育应高度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实践证明,高职大学生耍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就必须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驾驭能力,就要注意加快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为此,就需要通过法制教育,学习法律知识,加强思想、道德、法纪等方面的修养,按照公民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去立身处世,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人才。因此研
3、究高职院校法律教育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积极影响。1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法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对外交往日渐加强。可以预见,中国的未来将不可避免地更加紧密地与世界融为一体,这种新形势对我国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远大的目标。众所周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少年强则国家强,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和守纪律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祖国未来发展强盛的根本保证。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今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突出。且向低龄化、智能化、团体化方向发展,究其原因,有家庭、
4、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其中不学法、不懂法、缺乏法制观念确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实行法律基础的教育,也就势在必行。进行法律教育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当代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需求所在。高职院校开展法律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法,更要让学生爱法、守法,感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法,这样,法律学习才能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我们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如此,只有满足学生内心的需耍,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落到实处。使学生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具备相应的法治素养和法律精神,只有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唯有如此,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才能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5、杰岀人才。2法律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2.1法律教育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需要由于当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面,致使接触法律知识较少,基本与社会隔绝,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口治能力薄弱,社会阅历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的法律是培养和传播社会主义道德的有力工具,它把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确认下来,使之具有法的属性,成了法律上的义务。在法律实施过程中,通过保护合法行为,惩罚违法行为,打击犯罪活动,在无形屮就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可见道德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因此,在法律教育中结合教学内容运用
6、现实中的真人实例,剖析当事人的人生观,从而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更具有教育性、现实性,也更具有说服力,能收到良好效果。2.2法律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日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心和广泛关注。分析其原因,除了就业机制体系不够健全,社会各界应对就业压力的措施不够完善等外界因素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内在因素就是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是,专业过硬、知识面广轉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上仍然非常抢手。所以,社会上的人才不是过剩,而是时代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耍求,以及对人才的更合理的利用。可见,加大学牛的法律教育,优化其
7、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提升其竞争力。2.3法律教育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需要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头脑中,偏差的法律观点异常顽固地起着作用,现实生活中己有不少大学生合法利益遭受侵害,甚至是人身伤害,但却浑然不知或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案例。当这些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以暴制暴”、“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