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信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

浅论信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

ID:46472022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信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_第1页
浅论信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_第2页
浅论信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_第3页
浅论信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_第4页
浅论信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信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其它相关论文-浅论信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论文关键词:信任人际信任组织信任经济发展论文摘要:信任是影响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变量。在微观层面,信任由人际信任演进为组织信任,推动经济形态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演进;在宏观层面,信任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三大机制之一。同时相关硏究表明,信用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并未明显体现。在探讨信任及相关问题之前,对信任的本质进行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进一步展开分析和讨论的基础和平台,也是和其他相异观点进行交流的接口。日前学术界对信任的理解主要有三个角度(叶初升,孙永平,2005):信任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由情境刺激

2、决定的个体心理和行为;信任是一种由显性秩序(社会制度和结构)和隐性秩序(文化、道德等信誉)的有效制约所导致的社会现象;信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一种人际态度。本文的分析在第二个角度中进行,并对信任界定如下:信任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主体依照正式或非正式契约的约定行为,并且同时相信对方也会履行契约。即信任是行为主体在局限条件下的一种理性选择行为。信任与经济形态的互动演进信誉是信任的基石。重复博弈中“以牙还牙”的冷酷策略能够帮助实现博弈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KrcpsH990),这就是信誉机制。信誉机制发挥作用需要四个基本条件(张维迎

3、,2002):重复博弈、贴现因子足够高、信息传输足够快、受害人有积极性和可能性实施惩罚。笔者认为,按照主体的不同,信誉可以分为人际信誉和组织信誉两类。前者是指基于自然人个体之间所产生的信誉,信誉主体是单个的人。后者是指基于组织与组织之间所产生的信誉,其主体是组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以人际信誉为主会演进为以组织信誉为主。随着信誉的演化,进而信任也可以分为两类:人际信任与组织信任。(一)人际信任与小农经济在传统的比较封闭的乡村中,村民之间“朝夕相见”,信誉机制发挥作用的四个条件比较完备,尤其是“闲言碎语”(Meuy,1984)机制使得欺骗行为

4、能迅速被广为人知,因此村民相互之间建立了高度的人际信任。在人际信任的基础上,乡村发展出了小农经济,最为典型就是乡村集市,在这里信誉机制具体化为“信息反馈机制”维持着乡村集市的正常运转(刘海龙2007)。从而集市成为传统乡村经济的主要载体和形式,对于村民的就业坐产和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虽然,人际信任促进和维持着乡村集市的正常运转,但是它也决定了乡村集市的初级性,限制了乡村集市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它需要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特定的交易时间,对需求和供给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都进行了限制;其次,乡村集市上人货不分离,这是交易规模化的障碍。(-)组织信任与市场

5、经济由于现代社会的匿名和开放特征,人员流动性大,交易双方互不相识、并且对“闲言碎语”更多的持“不在乎”的态度‘使得传统的以个人为基础的信誉机制失灵。所以,如果仅仅局限和停滞于人际信用,那么社会就无法繁衍山当今这么发达的市场经济。西方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发达到今天的程度,除了较完善的司法制度之外,是因为他们在更高的组织形态上复制出了信誉机制,并建立了基于组织的信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将一次性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的机制,是信誉的载体(KrepsH990)。有了企业,欺骗行为也就更容易被观察,组织的生命相对于个人的生命是无限的。如果个人的利益取决于组织的

6、价値,而组织的价値依赖于它的信誉,个人就会注重信誉。ShearmurandKlein(1997)进一步指出,现代社会复制信誉机制的主要手段是现代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社团组织,以及大量的中介组织。除企业之外,形形色色的中介组织(如信用评估公司)通过监督和记录市场中的交易行为,为现代社会的信誉机制提供了信息基础一一几乎所有的中介组织的基本工作都是收集、加工和传输信息。从理论上讲,对于没有政府干预的自由企业制度而言,人们之间的信任度越高,委托一一代理链条就可以越长,雇佣关系就越发达,因而企业的平均规模应该越大。信任与经济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

7、较高的信任水平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组织的运行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可以认为,信任属于制度中的非正式契约。制度是保证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决定性因索,它包括正式契约与非正式契约。在一个社会中,大量存在的制度是非正式契约,即在人们中间约定俗成的、交易过程中自动发挥作用的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契约既是正式契约形成的基础,也是正式契约有效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非正式契约时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値观念和行为。诚实守信等非正式契约对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良性运行具有基础性作用。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早在《道德情操论》中就指出,经济活动是基于社会习惯和道德之

8、上,如果离开这些习惯和道德,人们之问的交易活动就会受到重大的影响,交易的基础就会动摇。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新教伦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