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70572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策暁流动人口子女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转型期内出现的特殊发展群体,其成长与教育现状值得关注。山于我校周围居民区较多,周边有一个较大的批发市场,是外來打工人员首选的居住地和很好的就业去处,学校周边流动人口学生比重相当大,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流动人口子女的特点1••卫生习惯差,劳动能力强学生的卫生习惯普遍较差,特别是刚入学的新生和插班生现象更为突出,但是学牛的态度比较淳朴、老实,劳动能力较强,有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干活利索、积极。2•学习习惯弱,
2、学习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由于随父母工作的变迁,造成学习环境不稳定,知识衔接不紧凑。另外,在以前的学习中教师的教学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能力较差。3•行为习惯差,自理能力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往往表现在上课和下课等方面,主要的特点是显得自由、散漫。但是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强,家长、教师布置的事情或没布置的事情会及时妥善帮忙处理。二、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方法建议作为流动人口家庭化的一个主要动因,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家长首先要尊重孩了的特点,从孩了的兴趣爱好出
3、发,其次还要考虑到社会分工实际,父母在培养孩子时,一方面要注意到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要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孩子自身潜力。另一方面,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述要根据所学知识、特长,立足社会实际,减少盲目攀比,树立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新的职业理念,从实际出发正确教育和指导子女。在满足孩子物质生活需耍的基础上,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思想沟通,通过与孩子经常性的谈心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发现不良倾向及时帮助孩子更止。真正的成功教育,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因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孩了
4、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孩了良好的学习、牛活习惯。三、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流动子女入学的美好校园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而且,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岀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1•改变观念,共创和谐教育(1)统一评价体系我们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发展建立了一套动态的、量化的监测考核体系。既注重整体的横向比较,更注重个体的纵向提升,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充分肯定。(2)家校配合,创建“互动”模式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
5、孩子的首任老师。根据对流动人口子女成长环境的调查研究,我们深感忧虑。一是他们的居住环境较差,周边的社会环境状况堪忧;二是他们的父母亲工作繁重,从事的职业都相对重、差、杂,平时对孩子无暇顾及;三是他们父母的知识层次普遍较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意识和理念。因此,我校立足教育的本质,努力创建家校互动模式。①成立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的平台,使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及时地了解本地教育,了解家长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懂得自己身上的历史责任。②成立家长委员会。在家长学校的基
6、础上,我们挑选部分家长成立了首届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委员会,使家长委员会组织真正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沟通、交流的窗口、渠道和平台。③开展家长开放H活动。考虑到我校流动人口家长较忙的实际情况,我们规定每学期各年级至少组织一次家校开放日活动。届时,我们邀请每个家长到其子女就读的班级随堂听课,听专家讲座,听校领导介绍学校近况,听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介绍他们子女的在校表现。④研制出“家校互动联系记录册”。该记录册以学期为单位,一期一册,一天一页,每天作为家校联系的作业,要求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完成,并使之制度化
7、、常规化。2.让流动人口子女都快乐地成长(1)善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为使流动人口子女迅速跟上集体,融入班级,快乐学习,学校特别要求教师对待流动人口子女必须具备“三心3爱心、耐心、细心。(2)宽待行为习惯有偏差的学生宽待学生就是正视现实,允许学生存在偏差,慢慢引导、规范学生纠正偏差。通过少先队这个平台鼓励学生使用校园文明用语,使流动人口子女养成讲文明、懂礼貌、要讲细节的好习惯;每周三项行为规范达标,少先队大队部每周进行检查评比,评出每周的行为达标生进行表扬、表彰;每月评出30位小星星进步奖,激励流动
8、人口子女学生向榜样看齐。(3)优待体现在我校对流动人口子女进行平等的教育理念的实践Z中善待、宽待、优待还体现在我校对流动人口子女进行平等的教育理念的实践之屮。即“三同一优”:同等的学业评价、同等的评奖评优、同等地参与班队干部选拔、竞选,优先参加学校的团队组建。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个案研究”研究成果”(课题号[2012]GSG538)o(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关小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