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

浅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

ID:46469421

大小:7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_第1页
浅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_第2页
浅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_第3页
浅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_第4页
浅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经济毕业参考论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其它相关论文■浅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论文摘要〕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之问存在着内在逻辑,资源枯竭型城市应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目前存在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和经济制度的创新,地方政府则需要在微观主体培育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发挥作用。当前,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而我们的生态环境形势却十分严峻

2、,一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随着人口总量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需求还会不断上升,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由资源环境问题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资源枯竭型城市是中国当前资源与环境问题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它们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与牛态环境压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中国其它地区和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一、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逻辑(一)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的槪念

3、最早在1803年‘由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全世界的和谐》一书中提出,他预言不合理不公正的现存制度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所代替;1842年,另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中,鲜明地捉出了和谐社会的内涵,把社会主义视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新社会不是个人和谐,而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主张未来社会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以及在人与自然之间都应该形成和谐关系,首次在人与社会和谐之外提山了人与自然和谐。但事实上,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和谐社会的理解都是局限于前者,社会活动如此,学术硏究亦然,人与自然和谐一

4、直没有得到应用的关注[1]。然而,200多年来工业化进程,使人与社会和自然关系都经历了空前巨变。就自然来说,自然的自在平衡被打破,在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的指向下,自然不再是人的家园,而是攫取和聚敛财富的物质来源,这导致了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谐,也加剧了个人勻社会关系的恶化。直至今天,我们仍在为这种盘剥自然的行动付出代价。人们开始对此反思,对传统发展观进行反思,并捉出要建立以人为本,人和自然双盛、人和社会双赢,两者关系协调和谐,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可持续发展观,即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经济增长不能超越自然环境的限制。显然,这

5、一转变改变了和谐社会的内核,即和谐社会不仅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和谐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根基,不仅是在资源的意义上,而且是在家园的意义上,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空间,而且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是人类生命有机体的血脉,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它可以减少或消除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是社会关系和谐的坚实基础[2]。(-)循环经济与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人类社会中

6、,联系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问的最重要的纽带就是经济。因此可以说,和谐社会能否得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经济发展模式。第一种是传统模式。它不考虑环境因素,一味强调对环境的征服,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是一种“资源一一产品一一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第二种是“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它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不但治理成本高,而且使生态恶化日益严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

7、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之上,按照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共生的原理来设计经济体系,通过废弃物的交换和使用将不同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自然资源一一产品一一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排放或危害程度最小,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比较人类三种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模式显然是对自然环境损害最低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模式认为生态阈値的客观存在是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之一,环境的净

8、化能力和承载力是有限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値,就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不可逆地灾难性后果[3]。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原则实际上考虑的是如何在既定资源存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