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药在慢性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药在慢性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ID:46465167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4

活血化瘀药在慢性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_第1页
活血化瘀药在慢性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_第2页
活血化瘀药在慢性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_第3页
活血化瘀药在慢性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_第4页
活血化瘀药在慢性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活血化瘀药在慢性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活血化瘀药在慢性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作者:刘绍燕,秦虹,刘鹏年,郭欣璐,郭霞【关键词】慢性葡萄膜炎;辨证论治;活血化瘀葡萄膜炎又称色素膜炎,是眼科常见、易反复发作的致盲性眼病。慢性葡萄膜炎一般属正虚而邪不盛,匸邪相搏,互有进退,故临床表现为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症状吋轻吋重。从中医发病学角度来看,慢性病大都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病机变化,故而将活血化瘀药应用丁慢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中,无疑会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另一思路。笔者现将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慢性葡萄膜炎21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3月一2006年4月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

2、附属医院眼科就治的住院和门诊慢性葡萄膜炎患者,共21例⑶只眼)。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7〜57岁,平均(34.2±9.4)岁;病程4〜38个月,平均(13±5)月。另外,前节炎症为主9只眼,后节炎症为主9只眼,全葡萄膜炎13只眼。辨证分型:阴虚挟湿热型10例,阴虚火旺型7例,阴虚津凝型4例。1.2诊断与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葡萄膜炎》[1]中慢性葡萄膜炎的诊断标准;②葡萄膜炎反复发作或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者。1.3排除标准未按医嘱用药、治疗不规范、中途停止用药及资料不全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或伴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1・4中医辨证分型1.4.1阴虚挟湿热型症见突然

3、复发或加剧,视物模糊,眼目疼痛,畏光、流泪,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神水混浊,瞳神紧小或偏缺不圆,常伴有头重胸闷,肢节酸痛,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等症。检查可见: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灰白色或色素性角膜后沉着物(KP),房水混浊,虹膜纹理不清,晶体前囊色素沉着,眼底朦胧或见眼底静脉充盈。1.4.2阴虚火旺型一般在急性期发作后仍缠绵不愈者。症见:冃干涩不适,视物模糊,赤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神水混浊,瞳神缩小或干缺,常兼见头晕失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检查可见:KP,房水混浊,虹膜色素脱失,玻璃体混浊,眼底视乳头水肿,边界模糊,视网膜水肿,渗出,黄

4、斑水肿,放射状皱褶。1.4.3阴虚津凝型症见病情反复发作,视物昏花,瞳神干缺不圆,舌黯苔薄,脉沉,常兼见口渴喜饮,肢倦乏力,大便或秘或澹,舌色红绛充滑,或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检查可见:KP久不消散,虹膜表面或瞳孔缘结节较多,或瞳孔区出现机化膜,晶体及玻璃体混浊,眼底可见较多黄白色渗出物。2辨证论治①阴虚挟湿热型:治宜清热泻火、凉血化瘀。方选知柏地黄汤加清热泻火Z品,如龙胆草、梔子、夏枯草;并配合凉血化瘀药,如生地黄、牡丹皮、赤芍。②阴虚火旺型:治宜滋阴降火、养血化瘀。方选知柏地黄汤加益气养阴Z品,如西洋参、生黄罠、山药、黄精;并配合养血活血药,如当归、川茸、丹参。

5、③阴虚津凝型:治宜消郁散结、活血化瘀。方选知柏地黄汤加软坚散结之品,如海藻、昆布、半夏;并配合活血化瘀药,如桃仁、泽兰、三棱、莪术,或攻坚活血药,如水蛭、土丿Lao临床若前部葡萄膜炎症严重者,予以1%的阿托品眼药水散瞳,每H1次;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点眼。3结果眼部体征改善情况评定标准参照《葡萄膜炎》[2]中相关标准。结果经治疗眼部体征中KP、房水、虹膜、玻璃体、眼底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结果见表lo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见表2o表121例慢性葡萄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眼部体征改善情况比较(略)表221

6、例慢性葡萄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略)注:治疗前后比较,U二3.349,P二0.0008<0.054讨论中医学认为,慢性葡萄膜炎主要责之于肝肾,主要病机是真精亏损,肾虚水乏,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肝热内生,上扰目窍,临床上表现为阴虚阳亢、内热扰目的症状,这是机体内环境的改变因素;再加上外环境风、热、湿等邪的侵袭,内外合邪,本虚而标实,临床表现为肾虚肝热的一系列症状。葡萄膜是多气多血之处,各种原因导致血液瘀滞,气滞血瘀是其常见的病理改变。此外,慢性葡萄膜炎属久病之列,由于久病多瘀、久病入络,故该病的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要,且贯穿始末,对其不同证型给予不同的活血化瘀之法。

7、阴虚挟湿热型,血热症较重,临床表现以风湿挟热,上炎扰目的一派虚实夹杂之相为主,因此本着“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以降火为主,养阴为辅,即“以泻为补”,治宜清热泻火、凉血化瘀。阴虚火旺型,常表现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证,本着“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滋阴为主,降火为辅,治宜滋阴降火、养血化瘀。阴虚津凝型,宜给予散瘀活血之品,以消郁散结、活血化瘀。【参考文献】[1]杨培增•临床葡萄膜炎[M]・北京:人民卫生岀版社,2004.26-31.[2]杨培增,李绍珍•葡萄膜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3-18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