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挟沙力公式研究

河道挟沙力公式研究

ID:46464836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4

河道挟沙力公式研究_第1页
河道挟沙力公式研究_第2页
河道挟沙力公式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河道挟沙力公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道挟沙力公式研究摘要:水流挟沙力是河流动力学的基本问题,因为涉及到很多工程应用而被广泛。但是由于其影响因素的复杂,很难对其进行完整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主耍的四个水流挟沙力的类型公式并对其进行分析,并对公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关键词:水流挟沙力;悬浮沙;径流0、引言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径流河段和河口潮流区域水流挟沙力公式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和形式的丰富或发展起来的。泥沙输移、以悬浮泥沙为载体的物质输运、岸滩演变、底床冲淤和港口航道回淤等均与水流挟沙力密切相关。除开一些变化影响较小的方面,挟沙力在很多情况下已经冇大量的公式得以验证。这些半理论半经

2、验的公式都冇较好的和实际情况的符合性。大量而繁复的公式各式各样,因而在此讨论几个常见类型公式及其公式的适用情况。1、河道挟沙力研究现状在国内挟沙力问题研究史上一度比较有代表的是1959隹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流挟沙研究组建立的公式。当时张瑞瑾等[1](1959)的“制紊假说”根据悬移质具有制紊作用的观点,从挟沙水流的能量平衡原理出发,建立能量平衡方程,导出了水流挟沙能力公式的结构形式:2、公式运用上述五组公式,从直观上难以判断其优劣及适用情况。为此,引入判别方法显得尤为必要。常用判别法有经验判别法[3],该方法是将公式计算的挟沙力与实测的挟沙力点绘于同一张图上,比较点群分布

3、与45。线的关系,具有简单易行、直观等优点。不过只能作定性的比较分析,就以直观判断极易产生偏差,此时便需耍对挟沙力公式进行定量判别。3、展望挟沙力的研究已久,并且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是尚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1)以往的研究中,虽然也提出了不少挟沙力使用范围,但是都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来支持;(2)挟沙力在不同的主导因素下,适用的公式并不相同。在主次因素中,很难界定和把握该如何选择公式。参考文献:[1]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流挟沙能力研究组•长江中下游水流挟沙能力研究•泥沙研究,1959,2:54-73[2]张红武,张清•黄河水流挟沙力的计算公式•人民黄河,1

4、992,11:7-9[3]陈雪峰,陈立,李义天•高、中、低浓度挟沙水流挟沙力公式的对比分析•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10:1-5[1]张红艺,周赤建,张欧阳,张红武•高含沙水流挟沙力计算公式研究•水力发电学报,2004,2:74-78[2]张羽,洪建,李远发,吴腾•黄河水流挟沙力公式的验证•人民黄河,2006,11:16-20[3]刑云,宋志尧,孔俊,章卫胜•长江口水流挟沙力公式初步研究.水文,2008,1:64-66[4]刘峰,李义天•新的水流挟沙力计算公式•长江科学院院报,1997,1:17-20[5]周宜林,陈立,王明甫•冲积河流的水流挟沙能力•水利水运工

5、程学报,2004,2:7-15[6]杨云平,李义天,孙昭华,樊咏阳,邓金运•长江口近口段水流挟沙力与径潮动力关系•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13,5:274-282:[7]舒安平•高含沙水流挟沙能力及输沙机理研究•清华大学博士论文,1994[8]黄仁勇,韦直林,等•河床冲淤幅度判别指标与水流挟沙力公式验证•人民黄河,2004,(5):22-24.[9]吴腾,洪建,胡德超,李远发•标准化最小距离判别法及其对水流挟沙力公式的检验•泥沙研究,2008,1:21-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