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心房颤动自动复律后房室传导功能临床观察

新发心房颤动自动复律后房室传导功能临床观察

ID:46455580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新发心房颤动自动复律后房室传导功能临床观察_第1页
新发心房颤动自动复律后房室传导功能临床观察_第2页
新发心房颤动自动复律后房室传导功能临床观察_第3页
新发心房颤动自动复律后房室传导功能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发心房颤动自动复律后房室传导功能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发心房颤动自动复律后房室传导功能临床观察新发心房颤动自动复律后房室传导功能临床观察[关键词]心房颤动;自动复律;房室传导中图分类号:R54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16X(2011)04031202D0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4.27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时常有长R_R间期出现,如何评价该特定心律条件下的房室传导功能在学术界争论已久,主耍原因在于目前尚无法检测房颤时患者房室传导的情况[1]。本文通过观察新发房

2、颤患者自动复律后的房室传导功能,对房颤伴长R_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的临床意义作初步的探讨。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为房颤伴长R_R间期(21・5s)、逸搏及逸搏心律,后又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47例,心房颤动持续时间为1至7天不等,平均(53・0±9.5)h,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39〜72(平均49.2±7.5)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0例、冠心病9例、高血压病11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6例、肺心病2例、无明确

3、基础心脏病者9例;其中除3例风心病患者急诊使用过西地兰针剂0・3吨外(临床及常规心电图均无明显过量或中毒症状),其余患者在2周内均未用抑制心脏传导系统的药物。1.2方法:使用美国datrixDR512动态心电图仪,记录时间为上午8〜9时到次日8~9时,记录之前常规作标准12导联心电图以供对照。房颤伴长R_R间期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为R_R间期21・5s,房颤时连续出现23个逸搏且R_R间期相等定为逸搏心律。计算24h长RR间歇发生时间及频度、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日、夜间平均心率;剔除伪差,结合病人

4、生活记录,将观察对象分为睡眠相关组(A组)32例及睡眠无关组(B组)15例。患者心律口动转复后再做心电图或动态心屯图检查,进行转律前后对比分析患者房室传导功能。两组年龄、性别均具有可比性。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口动分析,数据以(x-±s)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在47例患者中,长R_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相关者32例(A组),与睡眠无关者15例(B组)。A组日间(上午8点到夜20点)、夜间(夜20点吋到次日早

5、上7〜8点)平均心室率及每分钟最低心率分别为(105.7±37.2)次/分、(65.9±17.7)次/分、(46.2±12・7)次/分;B组分别为(70.3±14.1)次/分、(49.7±15.2)次/分、(36.3±12・1)次/分。A组日间、夜间平均心室率及每分钟最低心率明显高于B组,P值均〈0.OloA组患者24小时内发生长R_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的频度和人平均数也明显低于B组(P〈0.01),见表lo房颤自动转为窦性心律后,A组所有病例常规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功能均正常,无传导阻滞现象,

6、有10例再作动态心屯图仅有2例在夜间有偶发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AVB);B组在转律后短期内(随访1周)均呈现持续性I度AVB,P_R间期0.20-0.28秒,有9例再做动态心电图示仍有较频繁II度AVB(I型、II型均有),但多出现在夜间。3讨论房颤时心室频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可能包括心房的激动顺序、颤动波的强弱、房室结传导能力以及口主神经的调节等[2]。房颤合并长R_R间期时房室阻滞的心电图诊断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1)房颤合并III度房室阻滞较易诊断,但对于心室逸搏频率的范

7、围尚有分歧,以40bpni左右为多见;(2)房颤合并II度房室阻滞诊断较难,争议也多[3]。蔡力[4]等对20例房颤伴长R_R间期(均发生在凌晨1〜5吋)患者进行屯复律后作心内电生理检查评估房室传导功能,结果仅有1例出现I度AVB,其余房室传导功能均止常。为尽量减少纱物等外在因素的干扰,木文仅观察初次诊断心房颤动、观察期间又自动复律患者的房室传导功能,其屮A组患者心电图特点与以往蔡力等报告和似,其长R_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均仅出现于夜间睡眠时,R_R间期以<2.Os为多,最慢心率和最长R_R间

8、期均出现在凌晨1〜4时,在心律自动转复后也并未出现任何形式的房室传导阻滞,这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和符合,可能与睡眠时迷走效应增加房室结隐匿性传导使心房冲动下传心室明显减少有关,多次隐匿性传导即可导致R_R间期延长致超过1.5s,这种现象应属生理性阻滞,并非真正的房室阻滞[5]。而B组患者,其24h出现逸搏及逸搏心律的频度和长R_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的人均次数均明显高于A组,时间不限于睡眠时,清醒、活动等非睡眠状态也常有发生,观察期间有些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头晕、乏力现象,其与口主神经系统心脏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