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德育课教育教学探析

技工院校德育课教育教学探析

ID:46443184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技工院校德育课教育教学探析_第1页
技工院校德育课教育教学探析_第2页
技工院校德育课教育教学探析_第3页
技工院校德育课教育教学探析_第4页
技工院校德育课教育教学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工院校德育课教育教学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技工院校德育课教育教学探析摘要:技工院校的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学科,是一门帮助学生培养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技工院校的学生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课;教育教学中图分类号:D26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的经济建设进入了新一轮发展期,许多大中型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特别是高级工、技师频频告急,在上海、深圳等地甚至岀现了“硕士诚可贵,钳工价更高啲现象。可以说技工教育正迎来一个灿烂的春天。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培养的技校生却

2、有点差强人意,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还有距离,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技校生思想品德的现状,研讨相关对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学科,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又要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完成为专业技术教育服务的内在任务,触及政治、经济、心理健康、法律基础、哲学常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学好这门课程对技工院校的学生具有极为重要意义。一、紧跟时

3、代,不断创新德育课教学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可见,把握时代脉搏,始终保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意义非凡,责任重大。现在技工院校初中起点进校的学生,一般有两种学制,即三年制中技班和五年制高技班。两种不同学制的学生,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也不同。下面重点对五年制高技班的德育课教学内容进

4、行探讨。五年制初中起点的学生,他们大多16、17岁进校,是“90后”,处于青年初期,随着生理发育逐步走向成熟,一方面,他们的心理需要复杂多样,内心交织着自信与自卑、轻松与压力,渴望理解和尊重,寻求友谊和爱情,还有求真、求美、求善的高层次需要。另一方面,他们情感丰富但却不稳定,对外部世界变化敏感,很容易情绪失控,爱钻牛角尖。因此,对于这些孩子们应采用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进校初期,首先对他们进行日常行为、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让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到了二、三年级,随着

5、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阅历的增加,他们的身心逐渐走向成熟,则侧重学习法制法规和心理学等知识,这将有助于他们正确展翅,远离犯罪,定心思考,自我调适。临近毕业阶段,可以多组织他们接触社会生活,了解各类招聘用工信息,针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向,可以采用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对技工人才的需求。这时候的课程以人际交往、哲学人生、就业创业为主,通过交流和沟通,使学生积累阳光、乐观的情绪,帮助他们以积极地姿态面对自己的将来。下面将五年制初中起点班德育课程教学模块设置及建议使用教材具体说明如下:第一

6、学期,进行日常行为、道德教育,使用劳动版《德育》(—)教材;第二学期,进行认识社会经济教育,使用劳动版《德育X二)教材;第三学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使用劳动版《德育X三)教材;第四学期,法律法规教育,使用劳动版《法律基础知识案例》教材;第五学期,心理健康教育1,使用《心理健康知识与案例分析》教材;第六学期,心理健康教育2,使用《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材;第七学期,礼仪训练、人际交往教育,使用《礼仪修养读本》教材;第八学期,认识世界、规划人生教育,使用《哲学与人生》教材;第九学期,职业教育,使用劳动

7、版《职业指导》教材;第十学期,创新与创业教育,使用《创新与创业》教材。二、不拘一格,切实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1、变“单相灌输”教育为“双向互动”学习教与学,是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活动,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双方能否相互尊重和理解,取决于师生间能否民主和平等。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本质,我会回答: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我国传统的教师角色强调教师的权威,教师与学生是“管”与“被管”的关系,在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思维被抑制

8、,人格尊严被剥夺,何谈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过去学校德育工作的收效不大,很重要的原因是忽视或轻视对人本身的尊严和价值的强调,因此有效的德育必须从尊重学生开始。教师的任务是营造一种恰当的教育气氛,采用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天性中解决自身问题的动机和能力,帮助他们重新发现自己,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内在的成长潜能,以此消除其“自我概念”中的不协调及其造成的心理障碍。2、变“食指”教育为“拇指”教育1=1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所谓拇指教育,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