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撒阿昌族文化的生态学探析

户撒阿昌族文化的生态学探析

ID:46442551

大小:7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3

户撒阿昌族文化的生态学探析_第1页
户撒阿昌族文化的生态学探析_第2页
户撒阿昌族文化的生态学探析_第3页
户撒阿昌族文化的生态学探析_第4页
户撒阿昌族文化的生态学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户撒阿昌族文化的生态学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户撒阿昌族文化的生态学探析摘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已经成为屮国21世纪最重耍的战略选择之一。徳宏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的生态环境至今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作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阿昌族的生态文化对地区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生态保护效应,深入了解和认识这一现象,对我们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关键词:生态文化户撒阿昌族生态环境保护效应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国家战略任务Z中,I•八大又将生态建设纳入国家建设“五位一体”之中,來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已

2、经成为中国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在此,我们从牛态学的角度来探讨阿昌族文化屮蕴含着宝贵的牛态价值,深入了解或认识其生态文化及其对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以期对我们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一定的启示。1户撒地区的生态环境概况户撒地处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西北部,地形是东、西两山,构成南北走向的一狭长山间盆地(俗称坝子)。全乡土地面积251.5平方公里,坝子南北长26.5公里,东西宽9.5公里,面积81.2平方公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户撒河穿境而过。这里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阿昌族千百年來繁衍生息的宝地。

3、现在,户撒是我国仅有的三个阿昌族乡之一,有阿昌族人口1400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0%。自古以来,户撒是人杰地灵、山水秀美,堪称边陲宝地。它早在明清时就曾先后是沐英和吴三桂的“勋庄”,被到过的很多文人墨客称之为云贵高原上的“一块宝地”、“-颗明珠”,英国人美福特称之为“灵谷”,而户撒阿昌群众则历来自誉为“佛祖的花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和扩张,中国乡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丰富,但是很多乡村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日趋恶化,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

4、发展。处落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戸撒乡阿昌族各村寨,同样受到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影响,村寨现代气息随处可见,但是这里却正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间佳话。在这里像滥砍滥伐、乱垦乱挖、污染水源等恶劣事件鲜有发生,像蓝天口云、树林密布、草甸成片、山水潺潺和鸟语花香等诗画般的景象随处可见,像干旱、洪水、滑坡、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绝少遭遇,生态环境良好。现在,户撒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座动植物宝库,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户撒的林地、适林地面积24.3万余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54%;东、西两山脉树林密布,而西山因保护较好树林尤为

5、茂密,难得的是户撒现今仍然还保留有一片十分完好的原始亚热带雨林,属铜壁关国家自然保护区。因为户撒地区牛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使得很多野生动植物得以在此栖息繁衍,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其至有很多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自古至今,户撒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户撒阿昌族文化所起的生态效应是一主要原因。阿昌族人民在这块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创造了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尤莫是其生态文化,一直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强大的约束作用,协调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地区生态坏境起了重要的生态保护效应

6、。2户撒阿昌族的生态文化及其生态保护效应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阿昌族作为人类的一个少数民族,它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创造了自己丰富多彩的独特文化。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观察,户撒阿昌族文化是在长期适应其生存或生活坏境的基础上积淀而成的,因而其大部分都与其生存或生活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深深地打上了生态的烙印,这主要集中表现在户撒阿昌族的物质生产、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习惯法等各个方面,反映了户撒阿昌族人民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以及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协调发展的丿力史与现实。户撒阿昌族

7、生态文化至今依然得到了较好传承,那么,在此我们深入分析户撒阿吕族文化屮牛态文化及其牛态价值或生态效应,有助于促进我们对户撒阿昌族文化的深入认识和了解以及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或思路。户撒阿昌族的生态文化及其生态保护效应主要表现如下:2.1宗教生态文化户撒阿昌族群众的宗教信仰是多元的,但是其牛态文化特征丁分显著。首先看佛教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情况。户撒阿昌族几乎每个村寨都设有一个奘房供奉佛祖。阿昌族群众普遍默守佛法,受佛教无欲无求理念的影响,人们绝少杀生,对自然万物心存敬畏意识。这极大地约

8、束了人们内心对自然物的占有欲,动植物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其次是看崇敬自然、崇拜自然物的生态文化情况。有学者认为“'万物有灵'观念是阿昌族世代沿袭下来的世界观,是他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理论,是一种既单一而又包罗万象的纲领。它贯穿于阿昌族一切原始文化之中。阿昌族史诗屮所提到的太阳、月亮、风、雨、雷、电、山、河、草、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