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

ID:46435006

大小:1.26 MB

页数:183页

时间:2019-11-23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_第1页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_第2页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_第3页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_第4页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_第5页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_第6页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_第7页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_第8页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_第9页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_第10页
资源描述: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简介:美丽、活泼、聪慧的女子崔雅,三十六岁邂逅肯·威尔伯,彼此一见钟情,于是喜结良缘。然而,就在婚礼前夕,崔雅却发现患了乳癌,于是一份浪漫而美好的因缘,引发出了两人共同挑战病魔的故事。他们煎熬过五年时间,因肿瘤恶化,终而不治。在这五年的艰难岁月里,夫妻各有各的痛苦和恐惧,也各有各的付出;而相互的伤害、痛恨。怨怼,借由静修与修行在相互的超越中消融,并且升华到慈悲与智慧……在这个过程中,病者的身体虽受尽折磨,而心却能自在、愉悦、充满生命力,甚至有余力慈悲地回馈,读来令人动容。在这部死亡日记中,女主人公的叙述与男主人公的解说浑然交织为一体,宛如对

2、话、交流,相互解读。使其内心体验成为真实的生命经验。本书无论作为讲述抗癌病人的故事,还是作为病人与照顾者的指南,抑或作为一则动人的爱情佳话,或者作为对世界伟大的智慧传统的理解、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死亡与濒死的检视,以及对灵性发展意义的研究,都是极为成功的。《自然健康》杂志(NatureHealth)被接受,就是“恩典”。接受这一事实,才是“勇气”。恐惧死亡会降低生命的活力,接受死亡,乃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恩宠与勇气,有深意在焉。生命之所以值得,而人之所以高贵,都在恩宠与勇气中。被接受就是恩典,接受才是勇气(代序)/何光沪在疾病与死亡中修行(代序)/南方朔也是自疗(

3、译序)/胡因梦第二版导言给读者的短笺1几次拥抱,数个好梦2超越物理3被意义定罪4平衡与否的问题5内心的宇宙6身心脱落7我的人生突然发生转折8我是谁9自恋还是自我紧缩10自疗的时候到了11心理治疗与灵性12一种不同的声音13艾斯崔雅14什么才是真正的帮助15新时代16听鸟儿歌唱17春天是我现在最喜爱的季节18可是我还没死19热情的静定20支持者21恩宠与勇气22闪耀之星审校后记许金声恐惧死亡会降低生命的活力,接受死亡,乃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恩宠与勇气,有深意在焉。生命之所以值得,而人之所以高贵,都在恩宠与勇气。1992年的初春,我和一名美国友人前往加州欧亥(克里希那

4、穆提故居)寻幽访“圣”,途中经过旧金山的香巴拉书店,两人决定下车买几本好书。那段时期我的阅读仍局限在灵修的究竟真理,友人向我推荐威尔伯的著作,并买了这本《恩宠与勇气》送我当礼物。我看了看威尔伯凌厉而缺乏空间的眼神,便决定将此书暂时束之高阁。1994年11月底洁生出世,产后的第二天我的身体突然瓦解,往后三年我度过了此生第一次的谷底生涯。其原因、过程与微细的体悟,我不打算也无法在这篇序文中详加描述。我只能说谷底就是另一个高峰的起点,因为气血循环不良、失眠、消化缓慢、心跳过快、夜间惊恐以及伴随而来的各种思维与情绪的反应,提供了我观察身心灵链锁关系的绝佳机会,也学会了顺

5、受和纯然的觉知。三年中我实验过各种另类疗法——针灸、刮痧、放血、草药、中药、断食、生食、精油按摩、磁能治疗与灵疗,最后发现主要的病源出自剖腹生产与右边卵巢的畸胎瘤。因为中药无法化解畸胎瘤,不得已只好选择二度开刀。就在准备开刀的前十天,我不经意地从书架上取出了《恩宠与勇气》。记忆里,这本书描述的是超个人心理学界的天才肯·威尔伯与罹患乳癌的妻子崔雅·吉兰共同抗癌的心得,我想也许它能帮我面对十天后再度开刀的不确定感。我万万没料到,这本被我束之高阁长达五年的传记,竟然充分印证了我三年谷底经验中对生命的一些深层领悟。阅读的过程中,我愈来愈意识到此书的重要。它不仅仅是癌症病

6、患的经验谈,更是难得一见身心灵整合治疗、临终关怀与终极解脱的坦直实录。放眼望去,国内外有关身心的著作通常无法上达灵修的层面,而灵修的教诲又往往略过肉体的现象与心理转化的进阶,即使某些密学导师有能力兼顾身心灵各个层面,其著作仍缺乏人性挣扎过程的微细描述。然而,诚如肯所言,崔雅四十一年的短暂生命,主要的目的就是完成人生情境最残忍的考验(她的肿瘤最后增长到脑部四个,肺部六十个,同时并发了糖尿病、导致左眼失明),她以书信体的方式,巨细靡遗地记录癌症各种主流与另类疗法的疗程、方式、医药名称与她接受治疗后的身心反应;癌症云霄飞车的情绪起伏,夫妻之间面临严重磨难所产生的龃龉、

7、甚至肢体争斗,对这些反应,崔雅赤裸而坦诚地自省与详加叙述,肯也佐以他的观察和剖析。虽然两人在结识前各有十多年的灵修基础,也都有所谓超个人(Transpersonal)的经验,但为了确保精神的稳定度和透过磨难转化自我的习性,他们广泛地含纳东西方的灵修途径——基督教的宽恕与向神臣服、佛法的内观与深思,以及藏密的自他交换观想和持咒法门;在最混乱艰难的阶段,他们借助心理治疗,帮他们挽回婚姻。总的来看,身心灵的治疗最不重要的反而是肉体的层面,灵性层面的纯然觉知一旦建立,肉身即使几近瓦解,病者的心仍然自在、解脱、愉悦、充满着生命力,甚至有余力慈悲地回馈。崔雅的“贤内助”肯,

8、早在二十三岁便撰写出《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