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27235
大小:8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对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及策略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及策略探析【摘要】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疑惑和难题,本文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归纳整理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分析理解与记忆相结合法、诵读法等方法,明确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方法高中广东高考语文科试卷从2004起由本省命题。从试卷各题的情况看,近年广东考生及格率都偏低,特别是文言文翻译的成绩。以2006年为例,第四大题古文断句与翻译平均得分接近及格(题分21分,平均得分12.5分),其中第12小题不及格率43.77%,第13、14小题不及格率52.25%o特别要指出的是,自2
2、003年以来,文言文部分考试平均成绩一直达不到及格线(2006年有所进步,但仍有待提高b—、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广东高考试卷上文言文考察内容(诗歌和散文)部分先是改变了以前单纯的客观性试题的情况,开始出现主观性试题(难度增加,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的能力),而且分值增多。后来又进一步增大了这一部分内容的分值。高考试卷上的这些变化,实际上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高中文言文教学,就是想通过所选的文言文作品,管中窥豹,通过学习文言文,使得学生去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生接触、理
3、解和领略了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之后,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知作品丰富的文化蕴涵,领会每一篇作品所特有的东西,进而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最终为他们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开一个窗口。二、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入手点(-)理解与记忆相结合法“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讲解方法依旧是大部分中学教师的首选,也是常用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老师认为在这一方面多下工夫的话,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弄懂所要学习的内容。因此,在课堂上,就往往强调和落实如下内容:重点实词的意义、一些常见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现象、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等。而实际上,不强调不落
4、实,也并不代表学生不理解。如在《劝学》一文中,“蟹六跪而二螯”的“而”是连接两个名词,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而”是连接两个有递进关系的谓语动词,表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而”是连接两句有因果关系的句子,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而”是连接两句有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唔尝终日而思矣”的“而”是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动词的,表修饰,相当于“地”。文言文学习到一定程度,阅读达到一定量,语感会越来越强,许多字词的含义
5、自然就理解或明白了,不一定必须经过老师的讲解或是指导。由此可见,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理解。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记忆去反复熟读课文,从而逐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文言文教学效果就会大大+B"a"jTE冋O(二)诵读法诵读这一块可以有如下几个途径:仁范读引导法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能不重视范读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现在的高中学校,都有多媒体,最起码具备有像录音机、投影仪这样的基础教学设备。范读法可以通过音像设备来完成,也可以由老师来担当。良好的范读,定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果老师在范读的
6、过程中,充分融入自己的感情「把文本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而又整体的了解”。那么学生在听的同时就会引起兴趣,然后跟着老师去诵读文章,并在这个过程中去体会和感悟文章作者的情感。而且范读的过程也是在教授学生朗读的方法。朗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划分句子的句读,范读引导法就是把文章中的句读和内容展示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去正确划分句读和理解文章内容。2•背诵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大量的诵读做基础,将会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即便出现个别词语的解释不够准确的现
7、象,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整体上受到的影响并不大。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和讲解,或者学生自己动手查阅相关工具书,那么学生就能较为容易地理解课文,文言文学习的效果就会变得更好。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充分理解文意,更有助于学生较快较好地背诵文章。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比如在讲解《氓》时,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女子恋爱时甜蜜的情形、岀嫁后的不幸遭遇和认清现实后的决意分裂。这样化大为小,自然有助于学生的背诵。(三)兴趣法一是提问。提问是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导入,可以用
8、故弄玄虚型、故事导入型、情景设置型、设疑引入等方法。每种都有它的特点,教师要能够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起调”要扣人心弦,要引人入胜,引领学生进入新的领域,获得一个逻辑严整的系统认识,让学生把“触角”伸向广阔的课外,伸向广阔的生活,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课外,促进学生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探究。二是想象。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好方法。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