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21299
大小:8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女性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女性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特点叶文振*提要:本文在综述国内学者对女性学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顾和评价女性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学科意义,揭示女性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关键词:女性学研究方法学科建设女性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是女性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从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來看,女性学研究方法明显地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除了韩贺南、张建[1]和刘霓[2]在她们编著的女性学教科书中开设专章叔述研究方法以外,其余的一般不涉及或者很少涉及女性学的研究方法[3]。其实,如果把现有的女性学教科书中例举的研究方法一一清点一下,好像比较少是我们
2、女性学自己独创的,许多都是其他学科的泊来品。这种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上的依赖不仅淡化了女性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独立性,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本学科的发展后劲[4],因此,女性学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学科成熟和发展还任重而道远。本文首先简单综述国内学者对女性学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接着梳理女性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最后总结女性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希槊能对我国女性学研究方法的加快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一、女性学研究方法的成果综述我们的综述首先从北京人学魏国英教授主编的“新吋期以来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女性学原理性教材”的《女性学概论》开始。在书中,魏教授是
3、以一节的容量來叙述女性学研究方法的。她首先指岀,既然女性学是社会科学,“它的最宜接的指导思想即方法论原则就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按照唯物史观的思维模式來分析女性,就是“从女性与社会的联系和制约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中,寻求关于女性的一切问题的答案。”或者说,“考察女性特征的变动、女性存在形态的演变、女性价值的进步与发展,都要从分析当时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及经济关系入手。这是唯一正确的方法”[5]。否则,“脱离一定的历史范围,忽略或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很难得到准确的认识”[6]。魏教
4、授还强调,辩证法是女性学研究中应该坚持的又一方法论原则。“把女•作者简介:叶文振(1955-),男,美国犹他大学社会学博士,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院K,厦门大学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350007。性的口然屈性和社会屈性、女性的群体性和个体性辨证地统一起来,是从事女性研究的科学思路。”“我们不但要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角度把女性作为客体研究,更要从哲学、人文科学的角度研究作为主体的女性,I大I为,只有透过实践活动的主客体Z间的关系,才能研究客体世界规律,研究主体发展尺度”[7]。最后,魏教授提出女性学应该坚持和使用
5、的研究观念和手段,其中包括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观念、批判继承的观念以及借鉴吸收的观念,即“女性学研究必须源于实践,必须进行系统地、深入地考察与调查,充分地占有女性发展及女性运动的各种材料”;批判地继承“历史上的各种女性研究成杲和研究方法”;借鉴吸收当代国内外各种女性研究的理论与成果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关于女性研究的成杲和方法[8]。总Z,魏氏概论把女性学看成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把女性学研究看成是“是一种跨学科思考与观察的视角与规则”[9],现有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都可以为其所用,。而且,“研究女性,只能是从
6、大量的、第一手的现实与历史材料中去探寻女性发展规律,去寻找解决妇女问题的途径,由此获得的认识才是科学的、可靠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10]。魏国英所倡导的唯物史观的、联系实践的女性学研究方法被一些学者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是北京大学教授的杨善华指出[11],思想和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是妇女研究方法论的起点,也就是说,“首先要弄清客观实际'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是什么’”,因此,女性学研究也必须遵守马克斯。韦伯所强调的“价值中立”原则,把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区分开来,更不能用价值判断取代事实判断。另外,由林志斌[12]主编的《性别与发展教程》把
7、“性别统计”作为独立的一章进行十分详尽的概述和介绍,进而为魏国英“在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中展开女性研究”提供了资料收集和指标计算的技术支持。与魏国英学见截然不同的是解构式的女性学研究方法论。以韩贺南、张建主编的《女性学导论》基本上代表了这一学派的观点[13]。该派别首先提醒女性学研究人员,不能随意搬用现有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因为这些来口由男性建构起來的知识体系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都免不了打上男性性别歧见的烙印,它们根本无法胜任女性学的研究重任,甚至还会把女性学研究引入由男性早就挖掘好的歧途。其次,她们倡导使用与实证研究方法相对立的解释主义的
8、方法,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不同,不能根据任何类似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來解释和理解,只能依据个人所提供的感受和意义來加以研究和认识。所以,在研究社会现象的时候,研究者木人的主观态度或价值不仅不可能不介入研究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