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20254
大小:6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基础教育毕业论文试论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问题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问题初探论文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教育投资体制问题论文摘要:山西省自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冇投资体制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财政投入总量不足,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推行中也而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更好的发展农村棊础教育,使农村棊础教育更加公平,更加和谐的发展。山西省农村基础教冇投资制度从1985开始,经历了以“乡镇为主”的投资体制到“以县级政府”为主的投资体制的转变,明确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主体
2、为县级政府。2005年,山西省规定金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同吋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除学杂费以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校舍维修资金等经费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按比例分担,逐步建立起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分级分担投资体制。这一投资体制的建立对于木省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均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山于本省地理条件特姝,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在棊础教育投资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一、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制度在推行中面临的问题1.“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导致各县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存在较大的差距200
3、1年实行了“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把农村基础教育所需的资金交由了县级政府。这样使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多少就只能取决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地方的财政收入状况。对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县区,地方的财政收入多,用于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相对多。以“山西省初中教冇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的一项“生均公用经费"调查为例:Y市以资源经济为主,属于山西经济较发达地区,2004年GDP产值为401548万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650元;P县以农业经济为主,属于山西省欠发达地区,2004年GDP产值为18500()万元,初
4、屮生均公用经费为121.9元;S县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而且是贫困县,2004年GDP产值为92166万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8&7元。这一调查结果明显反映了不同县(市、区)Z间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彖。2.农村税费改革使基础教育投资经济薄弱县教育公用经费紧张,办学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主体提升到县级财政,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同吋随著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进行,即取消农村教育集资和农村基础教育费附加,这两项教育经费来源的取消,使本已严重不足的教育经费更加短缺。对于经济薄弱县,教育公用经费更是捉
5、襟见肘,办学条件无法保障。3.教师收入经费水平存在较大差界山西省各市县中小学不仅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而且实现了县域内屮小学教师工资的统一标准,并把教师工资全额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实力相对落后地区教师的基木工资与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存在很人的秀异。市际、县际教师由于津补贴及福利不同而造成的收入羌异较人,教师工资收入的巨大悬姝给全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带來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二、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1・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总量不
6、足《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木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993年通过的《屮国教冇改革与发展纲要»,1995年通过的《教育法》规定:“到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支岀应达到GDP的4%。”尽管多年來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增加义务教育经费,但与法律的要求和实际需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仅如此,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平均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仅为2.79%,2000年这个数字为2.87%,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了10万亿元,而用于教疗的资源不足3%,大大落
7、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总量是不足的。2.屮央和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比例不合理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我国财政收入的人部分都集屮到了中央,而县乡财政所占的比重却非常小。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现有2109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级财政,2000年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屮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级占17%,县乡两级共计20%多。县乡两级财政收入才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1/5,而相比Z下,所承担的教育支出则占的比重较大。据200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屮心的调查,屮国义务教育经费
8、78%山乡镇负担,9%左右山县级财政负担,省级财政负担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约2%o实行改革后,虽然投资主体由乡镇提升到县级政府,但也只是将原来由乡镇负担的经费上移给了县级财政,并未改变县乡两级财政总体的负担比重,以少于20%的财政收入去负担超过80%的义务教育支出,这显然不符合财权与事权和对等的原则。由此可见,屮央和地方财政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