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20195
大小: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基于工作过程下课程设计及实施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工作过程下课程设计及实施探析【摘要】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将工作过程序化到教学课堂中的"情境化任务学习”,采用“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效果最大化,尽量达到专业能力培养与学生就业能力零距离的培养目标。大力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情景化学习;能力本位一、引言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作为世界上先进的课程设计方法之一,在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计当中进行了广泛的借鉴。这种方式下的课程设计很好的贴近了企业的发展对技能
2、人才需求,最大程度上的缩短了企业与高职技能人才的接轨距离。近年来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显示出突出的地位。虽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是否需要全程教学改革来采用这种方式还值得进一步研究,但在实施中,结合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将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设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情境式任务,采用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培养模式”是目前适合我国高职教育较好的培养方法。在这种培养模式中,“基于工作过程”是课程设计的立足点,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情境是能力标准移植,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则是教学实施方式。二、“情
3、境化任务学习”可遵循“533”课程设计方法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可采用“相关技术实践专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一学校专家归并行动领域一行业专家论证行动领域f学校专家开发学习领域f校企专家论证课程体系”的“五步工作机制”,实现校企专家共同参与设计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工作任务归并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通过工作任务还原法实现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的'‘三阶段分析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获得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三项主要成果”
4、,即“533”课程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所示。“533”课程设计方法最大的特点在于解决了社会需求与高职教育培养脱节的问题。通过5步3阶段的方式将企业所需与学校培养内容进行无缝结合。并形成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的成果式培训依据。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必须有据可依、有案可循。所谓有据可依就是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大量的行业调研的基础之上,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的工作过程。市场调研是学习情境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的在于解决专业准确定位问题。其内容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
5、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和学生就业去向等。尤其是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是典型工作任务序化到教学中“学习情境”的课程教学内容依据。行业调研必须进行细致、全面、深入的调查和详实的数据统计。并对结果进行细致分析。例如,我们在进行通信专业学习情境式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对全国57家具有代表性通信行业进行了一年的深入调研。如在《TD-SCDMA设备运行维护》这门课程中分析总结出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点分布要求。从而为下一步的情境式教学任务奠定教学内容基础。如图2所示:不同层次岗位对TD-SCDMA设备调试的知识点掌握情况统计(部
6、分图表)。有案可循则是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需要大量的工程实施案例作为支撑,这些工程案例一方面是企业的具体实施工作任务,同时也是专业能力应用的具体实施点,建立在大量案例上的典型工作任务能够最大化的涵盖核心能力知识点,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奠定零距离的基础。四、“以能力本位、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要围绕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传统的课程模式以学术和学科为中心,知识传授中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重传授、轻参与”,“重课堂、轻现场”,“重验证、轻实践”,“重原理、轻案例”,这种方式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积
7、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无法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中心,则是根本性的改变这种学习状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一种"动中学、学中做、做中评”的教学形式中完成能力的培养。'‘动中学”要求教师定位要准确,讲师应该是主"导”而非主“讲”。教师要在教学前精心设置教学活动,开发教学道具、开发视频动画、开发虚拟仿真、录制工程实施图像、准备工程案例等等教学必要资源。通过教师必要理论讲解后,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活动、多渠道的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探索性的掌握知识。“学中做”则是要掌握理论和实践的
8、比例关系。分任务、分情境的组织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完成理论和技能的培养“做中评”则是把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改变成形成性评价。教师可通过每一个任务或者每一个学习情境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案、团队的讨论、团队协作、创新方法提出等方面的表现,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由教师最后得出最终形成性的结果。这样可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