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羊栖菜中岩藻黄质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生物工程羊栖菜中岩藻黄质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1.课题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自从19世纪中期第一个人工合成有机色素问世以来,合成色素被大量应用于食品工业中。自70年代开始,由于合成色素的的安全性受到怀疑,并确认部分合成色素具有潜在的致畸致癌及其它毒副作用,很多品种相继被禁止使用,允许使用的品种、用量及使用范围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为此,寻找具有一定药物疗效和保健功能的天然色素资源是当今发展趋势。岩藻黄质(fucoxanthin结构式C42H58O6)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由于广泛存在于各种藻类、海洋浮游植物、水生贝壳类等动植物中,呈黄褐色,从甲醇中得红棕色晶体,色价
2、高、抗氧化性强,作为一种功能性天然色素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岩藻黄质对人体及动物有多种生理作用,如具有抗衰老、减肥、抗癌、神经细胞保护,增加小鼠体内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的含量等功能。DimitriMoreau等研究表明从长耳盒形藻(Odontellaaurita)提取的岩藻黄素对支气管细胞系和上皮细胞系具有有效的抗增殖活性;HosokawaM等从裙带菜中分离出的岩藻黄素可显著降低人类结肠癌细胞系,Caco-2、HT-29和DLD-1的生存能力,并且认为,岩藻黄素与曲格列酮(troglitazone)结合.使用可作为结肠癌细胞的化学预
3、防剂;KenjiShiratori等在岩藻黄素对脂多糖诱导炎症在体内体外影响效果的研究表明:岩藻黄素抑制内毒素诱导性葡萄膜炎(EIU)是通过阻断可诱导一氧化氮合酶和环氧合酶-2蛋白的表达;并且发现实验中在眼部与相同剂量条件下其抗炎作用与泼尼松龙(predinisolone)效果相当;HayatoMaeda等在从可食用海藻-裙带菜中提取的岩藻黄素通过影响白色脂肪组织(WAT)中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1)的表达所表现出的抗肥胖效果的研究表明,岩藻黄素能够激活UCP1蛋白,这种蛋白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国内有关岩藻黄质方面报道较少,王文军等从海带根中分离出岩藻黄素,严小军等测定采于青岛
4、太平角的四种褐藻,鼠尾藻、海黍子、裙带菜、海带的岩藻黄素的含量,并对岩藻黄素抗超氧自由基活性进行了研究。岩藻黄质作为药物、保健品以及护肤美容产品的开发趋势在市场上显而易见,近几年从海带干粉中提取工艺研究有少量报道,但由于其抗氧化作用强,在提取率方面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通过影响羊栖菜岩藻黄质提取工艺过程中温度、时间、液料比等主要因素优化,并从光照、氧化剂、温度、抗氧化剂和酸性条件方面对其贮存稳定性进行考察研究,为开发丰富的海洋资源,提高藻类羊栖菜附加值,并为其新型生产途径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预期目标和研究方案主要内容:1)羊栖菜中总色素提取研
5、究;2)岩藻黄质分离纯化;3)利用HPLC分析样品得率以及纯度;4)岩藻黄质稳定性检测评价。预期目标:(1)羊栖菜中岩藻黄质提取最佳工艺条件(2)岩藻黄质的稳定性评价研究结果(3)撰写毕业论文一篇。研究方案:1.确定羊栖菜岩藻黄质的提取工艺2.岩藻黄质最大吸收峰确定及提取溶剂筛选3.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优化4.岩藻黄质含量、提取率分析5.进行贮存稳定性试验4.课题进度计划2010年09月至2010年10月:收集相关资料,熟悉实验步骤;2010年11月至2010年12月:实验准备,并对样品进行处理,预备实验;2011年1月至2011年02月:提取工艺条件优化及移稳定性实验2011年0
6、3月:实验资料的整理、论文撰写与修改。5.参考文献[1]陈纯馨,陈忻,吕嘉明.竹叶叶绿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1,22(5):11-12.[2]周国立.食用天然色素及应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4.[3]DimitriMoreau,etal.CultivatedmicroalgaeandthecarotenoidfucoxanthinfromOdontellaauritaaspotentanti–prolif-erativeagentsinβronchopulmonaryandepithelialcelllines.Environm
7、entalToxicologyandPharmacology.2006(22):97-103[4]HosokawaM,KudoM,MaedaH,KohnoH,TanakaT,MiyashitaK.FucoxanthininducesapoptosisandenhancestheantiproliferativeeffectofthePPARgammaligand,troglitazone,oncoloncancercells.BiochimBiophysActa.2004,18;1675(1